第19部分(第2/4 页)
视镜头里,这是拉登受袭后第一次公开露面。被美国视为“头号公敌”的沙特亿万富翁奥萨马·本·拉登再度成为国际媒体报道的焦点。拉登传闻
1998年8月美国用导弹袭击本·拉登的据点之后,拉登沉默了4个月。几个月来,拉登没有直接对外界发布任何消息,引起了传媒的种种猜疑。
驻巴基斯坦的一些国际传媒说,拉登正在阿富汗筹备新的恐怖分子训练营地,并为此招兵买马,添置设备。
此后,美国五角大楼又向外散发了一份“有趣”的情报,说拉登正身患重病,行走不稳,不久将撒手人衰见“逻辑学”、“伦理学”、“美学”中的“弗兰西斯·培根”。,命归黄泉。
前一时期,还有一些传媒报道说,拉登正在受到追杀,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美国知道他早晚会卷土重来,而且会变本加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
1998年12月14日,美国第一次拉响了警报,它警告驻在海湾地区的美国公民,恐怖分子很可能要对美国目标采取行动。
同日出版的《时代》周刊报道说,种种迹象表明,本·拉登的手下可能正在潜入华盛顿和纽约,准备制造恐怖案。还有报道说,此前,美国已经挫败了拉登主谋的4起针对美国人的恐怖活动。
1998年12月24日,拉登出人意料地出现在美国广播公司的电视镜头里,使得所有关于拉登的报道全都不攻自破,这是拉登受袭后第一次公开露面,被美国视为“头号公敌”的沙特亿万富翁奥萨马·本·拉登再度成为国际媒体报道的焦点。
据全美广播公司说,4个月来,它一直在试图采访本·拉登。直到1998年12月23日,它的驻巴基斯坦记者站的制片人才突然得到拉登的采访许可。
拉登在阿富汗西南城市坎大哈附近的阿富汗山区一所秘密营地上架起了一顶帐篷,在重兵把守之下接受了全美广播公司记者的专访。
***
采访中,拉登并不否认他正在寻求生化武器和核武器。他说,“我寻求得到这些武器,是一种宗教责任。如何使用它们,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这句话触到了美国的痛处。1995年,美国开始把拉登作为危险人物加以跟踪,原因之一正是他谋求得到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虽然拉登一直无法买到核弹头,却有证据表明,他在苏丹试验过生化武器。这一次,拉登来势汹汹,不能排除他使用生化武器的可能性。
生化武器被称作“穷人的核弹”,其大规模杀伤性不言自明。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说:“一个疯子拿着一瓶化学药品或引起瘟疫的细菌,就能杀死成千上万的人。”更糟糕的是,生化武器使用起来更具有隐蔽性,让反恐怖组织无从设防。另外,清除生化武器的遗害也需要较长的时间。《纽约时报》忧心忡忡他说,“细菌武器的威胁正在加剧,对此的恐惧也在加深”。
据报道,为防范恐怖分子用生化武器进行袭击,美国在海湾的官兵、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和一些白宫官员正在接种预防致命细菌的疫苗。拉登的这次露面,的确让美国人很紧张,也很恐慌,美国最害怕拉登使用“穷人的核弹”。
与全美广播公司记者一同进行采访的还有来自巴基斯坦。阿拉伯国家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记者。
据《路透社》12月26日报导,伦敦阿拉伯文报章《Ashargal//Awsat》的记者在阿富汗采访本·拉登时,拉登号召穆斯林向
“犹太人和十字军宣战,尤其是美国和英国人,因为他们无视伊拉克任何儿童和老人的权利。英国和美国人普遍支持他们的领袖袭击伊拉克的决定,因此所有这些人,再加上占领巴基斯坦的犹太人,都成为了对真主作战的人”。
本·拉登说:“每一个穆斯林都应该向他们作战,用武力夺去他们的任何一件东西,都成为穆斯林的战利品。”
该报说,本·拉登本人一再否认与这些袭击有关联。然而,他表示支持那些策划这些袭击的人,以及任何对美军发动军事行动的人。
1999年1月11日,《新闻周刊》发表了题为《我不惧怕死亡》的文章,文章谈到了巴基斯坦记者加马尔·伊斯密尔对拉登的采访。
***
12月18日,加马尔·伊斯密尔的移动电话响了起来。电话那头神秘的声音是:“和平与你同在,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我知道你”。这次电话的目的在于传递一个信息——美国人确定为世界头号恐怖公敌的本·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