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3/4 页)
我说了你别不爱听,我也是走了许多弯路才明白个中道理。”雪梅叹息道。
看到柳紫嫣掀帘出门,雪梅不由摇了摇头。
转过头去,看着被乳娘方氏从抱夏内屋抱出来的俊哥儿,不由喜笑颜开,双眼中流动着浓浓的宠溺。
雪梅怀孕时调养得当,俊哥儿的饭量极大,她一人都有些供不住,幸好生产前请了一个乳娘,俩人供了一个孩子,倒也松松的。此时见到儿子正皱着淡淡的眉头,紧紧攫着一双小小的拳头,闭着双眼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不由轻声笑了起来。
听到了雪梅的声音,俊哥儿猛地睁开双眼四下寻找。
原来胎教真有作用?雪梅欣喜的自乳娘方氏手中将儿子接了过来,紧紧贴着他的小脸。自从她怀孕后,她就坚持每日读书给俊哥儿听。希望俊哥儿能熟悉她的声音,有时姜恒得闲了也会让他给孩子读书。
结果现在俊哥儿一听到他们俩人的声音就会下意识的转头,每次都逗得姜恒欣喜万分。
整个姜府现在最郁闷的就是姜老太医,他明明抱着重孙子,可只要姜恒一说话,重孙子必是会转头望着他爹笑,然后就一个劲的往他爹方向看,好像在抗议姜老太医为什么不把他送到自己爹的身边。
气得姜老太医揪着胡须,想要揍姜恒。
俊哥儿被雪梅逗弄了一会,很快的又睡了过去。见到孩子睡着,雪梅便又重新将他交到乳娘方氏手中,同时嘱咐她千万不能摇孩子,免得将俊哥儿脑子摇坏。
她是后世穿来的,偶尔看过论坛上那些准母亲议论,其中有一条记得清楚的就是刚出生的婴儿不能摇晃,会影响智力发育。
虽然穿来这么多年了,有许多前世的事情都已忘记,可是这件事情却牢牢印在脑子里。
乳娘方氏唯唯喏喏,抱着孩子坐在一旁,果然不敢摇动,只是轻轻地拍着。
京中风云多变,这几日的风声很是不对劲。
汉王表面比以前要老实了许多,再也没有弄出什么过份的事情。然而永乐帝到底对他失去了耐心,年前就命令他去就藩乐安州。当年汉王受封青州时,就曾拖拖延延的不愿意去,永乐帝赐敕曰:“既受藩封,岂可常居京邸?前以云南远惮行,今封青州,又托故欲留侍,前后殆非实意,兹命更不可辞。”
结果,敕下了,汉王也去了青州,却把兵马指挥徐野驴一铁瓜甩过去当街给杀了。这个消息传到京城,一下子震动了朝堂内外。我们这些做臣子为你们老朱家卖命,你当皇帝的杀我们,我们是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可是一个王爷也能当街杀朝廷命官了?这成什么样子?
朝臣们群情愤愤。要求永乐帝处置汉王。
永乐帝没办法。只得将汉王又召回京城中。可是汉王不知收敛。居然又打起了小姨侍婢的主意。
结果被他小姨一个状子告到永乐帝那里。
永乐帝大怒,再加上朝臣们又弹劾汉王,震怒之下将汉王褫去冠服,囚在西华门内。还是太子苦苦哀求,才削去了两个护卫,永乐帝又将汉王身边的属官杀了数人,这才消了心头之恨。
然后就令汉王就藩乐安州,永世不得回。
汉王无可奈何的去了乐安州。可是今年传来的消息却是汉王在乐安州招兵买马。日夜咒骂太子。
消息传回京城,永乐帝被气得一病不起,倒在了龙榻上。
京城上空的空气,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不管是汉王留下的人,还是太子的人,都眼巴巴地看着龙榻。
就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姜恒呆在皇城中,已经七八天没有回来了。
姜恒不仅没回来,连个消息都没有往家里传。
雪梅只急得在家中团团转,跑到叶哲光那里询问。可他语蔫不祥,知之甚少。看到雪梅无可奈何的离去。躲在书房中的叶秋鸿自里间里转了出来。
脸色阴沉,面带不豫。
叶秋鸿已成亲月余。
他只是在成亲当日进了洞房,除此之外,每逢初一和十五与妻子同房,除此之外不在内宅安睡。为了这件事情,董宜人没少为他操心,曾数次让叶哲光寻他说话。
可他却以周礼来搪塞。
“周礼上有讲,每逢初一十五必和大妇行周公之礼。既然礼这么说,我这么做有什么错处?”
听到这句话,叶哲光只被噎得目瞪口呆,灰溜溜的回去寻了董宜人。
本来董宜人还想请姜恒去劝劝他,哪里想到姜恒却被留在宫中,一留便是七八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