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圣贤之君,身边应该聚集贤臣而不是女色。此事传入太后的耳朵,王政君当即夸赞:“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于是,“班妾辞辇”成为后宫嫔妃的德行楷模。
萧绎颂扬班婕妤,认为她并不在乎赵飞燕争宠,“何言飞燕宠,青苔生玉墀。”诗人借问“谁知向辇爱”,应答“遂作裂纨诗”,把班婕妤受宠与悲秋的心理反差,跃然于纸上。从而点明主题,为班婕妤愤然不平。最终二句,他肯定了班婕妤的明哲保身,“以兹自伤苦,终无长信悲”,因而,没有在后宫中遭遇到不得善终的悲剧。
梁元帝萧绎(公元508—554年),字世诚,梁武帝的第七子。天监七年八月出生,7岁封为湘东郡王,18岁持节都督六州诸军事,历任丹阳尹、江州刺史、镇西将军、荆州刺史。梁武帝薨时,他为侍中、司徒、都督中外诸军事,镇守荆州,移檄远近,举兵###窃国之贼侯景。大宝三年(552)三月,王僧辩率巴、定、宣、郴州诸路大军与陈霸先的甲士三万、舟舰两千在白茅湾会师,围剿刚刚窃得帝位不久的侯景,结束了长达四年的南梁“侯景之乱”。十一月,湘东王萧绎在江陵称帝,建元承圣,史称梁元帝。
然而,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当时也在蜀地称帝,改号天正。于是,萧绎出兵与八弟萧纪交战,给西魏有了可乘之机。承圣二年(553)八月,萧纪败亡,成都守将投降西魏。次年十一月,西魏宇文泰举兵突袭江陵,萧绎正和群臣在大殿上讲研《老子》,大家皆半信半疑,下令戒严。不久得报,似乎没见西魏有动静。于是皇帝和大臣又重聚朝堂,又开始研习《道德经》,群臣皆身穿铠甲上课,也算是朝中一大奇观。不久,梁军兵败江陵,萧绎被西魏俘获,最终也与简文帝萧纲一样,被人用大土袋活活压死,时年47岁。
萧绎天生眇一目,却能书善画,擅长作文,军政诏书,挥笔而就,有人将他归为南朝画家。据史载:梁元帝萧绎善绘佛象、鹿鹤及景物写生,还善画外国人物形象,在任荆州刺史其间,绘有《蕃客入朝图》,精心描绘了梁代25位朝觐中国皇帝的列国使臣形象。此画现已残损,仅存12位,皆在人物身后以楷书榜题,疏注国名及其山川、风俗、历史与历代交往的情况、纳贡物品等。列国使臣有来自滑国、波斯、百济、龟兹、倭国、狼牙修、邓至、周古柯、呵跋檀、胡密丹、白题和末国等,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此外,萧绎还提倡“立身须谨慎,为文须放荡”,写了大量“宫体诗”,专门描写女性的体香轻汗、翠眉怨黛、纤腰玉手以及轻帏罗帐、绣被锦衾等,挑逗、暗示、玩味、意淫的色彩很浓。这无疑与南朝那种轻靡冶艳的社会现象、宫廷风气,息息相关。
附记:中国文化的一场浩劫
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十一月,梁元帝萧绎被西魏大军围困于江陵,他一面委派两位侄子出城向魏军主帅于谨求和,一边退守东阁竹殿,下令中书舍人高善宝尽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然后,他心欲赴火自尽,却被宫人一起上前止之。临死烧书,梁元帝乃古今亡国之君第一人。悲惧之余,萧绎以剑砍柱,大叫“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当年,活字印刷术尚未发明,萧绎所焚毁的,一部分是他的一生珍藏,另一部分则是王僧辩从京邑建康运来的皇室精品,皆是手抄书卷。被他付之一炬,后世视之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11、《春思》
梁·萧子云
春风荡罗帐,馀花落镜奁。
池荷正卷叶,庭柳复垂檐。
竹柏君自改,团扇妾方嫌。
谁能怜故素,终为泣新缣。
这是一首叹春惜春、喻扇喻情的乐府诗。
在南朝齐、梁时代,萧子云的诗,比较清浅明丽,流露性情。此诗前四句,写得十分随心所欲,却把女人春思的环景描绘得非常到位:春风荡漾入深闺,春花飘飞落妆台;池荷才露尖尖角,杨柳已绿垂窗檐。接下来,诗人直奔主题:竹柏异心君自改,团扇入秋妾方嫌。谁能春思怜故素,终为班姬泣新缣。怜故素,泣新缣,诗虽终而言未尽!
竹柏:西汉东方朔言:“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东汉王逸注:“竹心空,屈原自喻志通达也;柏心实,以喻君暗塞也。言己性达道德,而君闭塞,其志不合,若竹柏之异心也。”南梁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借用此语:“张衡通赡,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是则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也。”
素:小篆字形,上“垂”下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