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2/4 页)
un成一团。
首先倒霉的,正是那艘遭到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攻击的两栖突击舰。
从体量上讲,美军的“黄蜂”级两栖突击舰是仅次于大型航母的“超级战舰”,排水量与尺寸甚至超过了一些国家的中型航母,作战能力也不比中型航母差,能够携带数十架垂直起降飞机与直升机,并且搭载一个营的两栖部队。只是在抗打击能力方面,两栖突击舰完全无法与航母相提并论。
在美军的作战编制中,两栖突击舰并不承担前沿部署与作战任务。
通常情况下,在航母战斗群夺取了制海权与制空权之后,两栖突击舰队才会进入,向岸上投送作战部队。因此在设计的时候,美军没有过于强调两栖突击舰的ìng能,比如最高航速只有二十多节。
受到鱼雷攻击,两栖突击舰的应对方式非常有限。
进行不太成功的战术规避后,这艘两栖突击舰就被鱼雷追上。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海蛇”号只向该舰发è了一条鱼雷。如果汪誉涵采用萨非墨袭击“华盛顿”号的战术,把所有鱼雷è向最大的目标,结果肯定不一样。别说五条,即便只有两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也很有可能击沉两栖突击舰。
鱼雷的爆炸点在两栖突击舰的后部,两根推进轴之间,离舰尾不到三十米。
猛烈的爆炸,足以摧毁两栖突击舰的推进系统,使其丧失航行能力,却无法使两栖突击舰沉没。
随后,两艘综合登陆舰与两艘船坞登陆舰相继被鱼雷击中。
因为四条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也采用了尾流自导攻击模式,所以鱼雷的命中点都在战舰的后部。
受到攻击后,两栖突击舰队的航速慢了下来。
只是,美军没有放弃抵抗。
五分钟内,至少有十架反潜直升机从两栖战舰上起飞,其中四架飞往东面,加强对“海龙”号的攻击力度,剩下的全部南下,参加搜索“海蛇”号的行动。如果不是受到攻击的两栖战舰开始大量进水,舰长被迫把还能工作的发电机全部用来带动ōu水机,阻止海水淹没更多的舱室,从而无法为反潜直升机补充燃油与弹y,不然美军肯定会把两栖战舰上的反潜直升机全部派出去。
此时,参战的不仅仅是反潜直升机、潜艇与反潜战舰。
在“海龙”号发è第一批反舰导弹后不久,两栖突击舰队的指挥官就发出请求,让岸基航空兵派遣反潜巡逻机。只是当时的情况不算非常糟糕,而且岸基航空兵正按照皮特上校的命令,全力对付j…15机群,所以没有及时出动反潜巡逻机。发现来袭的鱼雷后,美军指挥官再次发出请求。
这次,联军的岸基航空兵没有迟疑,赶紧让反潜巡逻机向两栖突击舰队靠拢。
数分钟后,突入东朝鲜湾上空的j…15机群收到命令,迅速转向撤退,联军的制空作战压力骤减,又出动了十多架反潜巡逻机。
只是,这个时候才出动反潜巡逻机,未免太晚了一点。
战场上,真正能发挥作用,或者说对“海蛇”号构成威胁的,只有已经转向,正快速赶来的“汉普顿”号攻击核潜艇。
虽然那两架之前飞过头的…60反潜直升机收到命令后,立即转向,从远及近的搜索舰队南面三十公里以内的海域,但是汪誉涵已经有所准备,让“海蛇”号在发è鱼雷后以允许的最大速度向东航行,避开了反潜直升机的主要搜索区域,所以在让鱼雷进入自主攻击阶段之后,“海蛇”号把重点转向了东北方向上的美军核潜艇,即曾经差点逮住“海蛇”号的“汉普顿”号。
在“汉普顿”号转向前,汪誉涵有点犹豫。
攻击潜艇,不比攻击水面战舰。
“汉普顿”号的最大潜航速度能够超过三十三节,而且能在数十秒钟之内,把航速由二十四节提高到三十三节。因此在攻击“汉普顿”号的时候,鱼雷肯定达不到最大è程,必须尽量缩短开火距离。
显然,这是一个难题。
美军潜艇的航行速度超过了“海蛇”号的最大潜航速度,所以就算汪誉涵下令追击,也不见得能够追上美军潜艇。
考虑到暴lù行踪的风险,汪誉涵绝对不会这么做。
这下,问题来了。
如果不去攻击美军潜艇,“海龙”号很有可能葬身大海。汪誉涵非常清楚,萨非墨为了给他创造机会,做出了自我牺牲。现在,“海蛇”号偷袭得手,必须为友艇考虑,也就必须帮助“海龙”号摆脱困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