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词,无非就是狗尾续貂,先拿什么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开篇,后来再胡扯一些没用的。
“下面,我宣布,著名书法家、历史学家,市劳动模范,省级代表,张邵林先生,任文化馆第一任馆长,有请张馆长主持文化馆开幕仪式!”
顾秦拍好了素菜,用胳膊顶了顶钟岳,“看到了没,这位张老可是美院的荣誉教授,听说他的作品,之前还被当成国礼,送给外国元首呢。”
“真的假的?”
“骗你干什么,听我爸说,这位张老先生本来是要请到首都美院当教授的,只是心系故乡,才回到徽州来的,现在就在徽州美院当个客座教授,毕竟年事已高,经不起每天上课了。”
钟岳看着白发飘飘,有些仙风道骨样子的张邵林,“听你爸说?你爸也是书协的?”
“额……算是吧,快看,要剪彩了!”
这位张馆长说话倒是简洁明快,十余个市里的领导跟名人,一字排开,站在红丝带之内,拿着剪刀,一起为文化馆的落成剪彩。
“诸位,很抱歉,今日文化馆一些设施还未完善,所以除了有邀请函的特邀嘉宾,今日文化馆并不对外开放,谢谢诸位配合。”
顾秦收起了相机,“走吧,咱们先进去逛逛。”
整个文化馆,光从外形看去,就很有风格特色,主色调依旧以徽派传统建筑的黑白形式为主旋律,看上去既复古又包含了时尚元素。钟岳二人在保安狐疑地检查完邀请函之后,溜进了文化馆,迎面望去,那个大玻璃展柜中的,居然就是他家那半块碑!
此刻,已经有不少人站在展柜前边,欣赏着上边的碑刻。
“真没想到,咱们市里居然能够出土品相这么完好,碑刻如此精美的魏碑,比那《张猛龙碑》都不遑多让,真是太震撼了!”
一位老书法家脸都快贴到玻璃上了,“只可惜没有拓片啊,不然也能临摹一二了。现在封存在这展柜里,也只能是过过眼瘾了。”
“几位不要遗憾,今日文化馆开馆,我这个做馆长的,备了一分薄礼,送给前来到访的每一位嘉宾,当中就有以前扫描好的钟氏碑拓片。”
“真的?那真是太好了,老张啊,这比送钱更实在啊。”一位市里书协的书法大家乐呵呵地说道,“对了,这碑为什么就半块啊?我看这上边所书的内容,底下很有可能是当年钟繇从蔡邕那里获得的笔法《九势》的记载,若是能够得到这个笔法,恐怕真是莫大的荣幸了!”
黄明川不经意间,也看到了一旁的钟岳,眯缝着眼笑道:“几位,当事人在这里呢。要想知道这个情况啊,问这位后生就行了。”
第十四章 你不配
众人随着黄明川的目光望过去。
张邵林看了眼钟岳,并未发现这两位年轻人胸前有什么工作牌,“老黄,这是怎么回事?今日似乎并没有请这两位啊。”
“这么年轻,美院的?”
黄明川哈哈笑道:“邵林啊,你这镇馆之宝,还是这位钟小友割爱让出来的,怎么,这就把人给忘了?”
张馆长一愣,看了眼那半块魏碑,恍然大悟,“就是那个钟繇后人是吧!”
“……”
说实话,钟岳也是在前几天查完资料才知道钟繇是谁的。楷书鼻祖,不管南派北派,书法界共尊的鼻祖,一个是蔡邕,一个就是钟繇了。眼下钟岳还没有什么作为,然而光钟繇后人这个身份,已经是在书法界很吃得开了。
一个留着山羊须,穿着件中式开衫的中年男子挑了挑眉,“钟繇后人,这身份还言之过早吧,我可是听说这钟繇的故里是在豫州那边,这钟繇的后人,怎么会跑到咱们徽州来?”
黄明川笑了笑,“小吴啊,要说你就识字不读文呢,这魏碑上,只言片语地就能解读出来。当年钟会叛乱,钟家有一半人惨遭灭杀,不过有两支得以幸免,而且这块石碑,已经经过不少文物专家的鉴定,确实是魏碑无疑,所以钟岳是钟繇后人的说法,错不了的。”
“那也不能单凭这半块碑,就定下来吧?这时隔千年之久,姓钟的也不止他们一户两户,再说这半块魏碑不是说嫁接过来的吗,很有可能是盗墓盗来的。”
一句话,顿时就把融洽的气氛搞得有些僵硬了。
“这位吴先生,不知道您说这话,有经过考据吗?”钟岳脸上的笑意也淡了下来。作为后辈,这样的场面本来是不需要他说什么话的,可是这姓吴的一个劲的挤兑,这就没意思了。
“难道不是吗?现在社会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