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在其中的一些古老建筑,变为开阔的大道,两旁是茂密的树林,又继续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
苏菲看见前方赫然耸立着一座气势雄伟的白色的哥特式建筑,在四周到处是树木的映衬下,格外耀眼。
法拉利只在巨大的刷着银白色油漆的大门前停了一小会,分立在大门两侧的保安就动作迅速的打开大门,让法拉利通过,门里面依旧是开阔的大道,两旁在栽种着一排排高大的紫杉树,诗意盎然。
在大多数英国人看来,紫杉树是种在教堂墓地里的那一类树,事实远非那么简单。当基督教徒来到欧洲时,圣奥古斯丁受命把教堂建造在异教徒拜神之地的隔壁,紧挨着紫杉树林,以此表明对异教徒的包容之心。对异教徒而言,紫杉树是神圣的,它们常常被用于献祭。
之后,紫杉树又对军火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制作长弓的最佳木材,因而在英国受到了悉心照料。事实上,英法两国还曾因为争夺紫杉树发生过战争。现在,英国到处可见巨大的紫杉树。当然,它们多数仍被栽种在教堂的墓地里。因此,如果想要看一看这种总是习惯性拥抱门框的大树,墓地是个好地方。
苏菲没想到这里居然会有这么多的树,看来这里的主人非常富有!
又过了半个小时,车‘嘎吱’一声停在路的尽头,布劳斯领着苏菲走在鲜红的地毯上,地毯很长,一直通到哥特式建筑的台阶下……
哥特式建筑不仅外面壮观,里面也很豪华,名贵的油画在这里被随意的挂在墙上,一点也不担心被人觊觎。
大厅足足有几个运动场那么大,镶嵌着精致美观的壁画和大理石,就连头顶上的水晶灯体积也不是一般的大,墙上也很有序的安放着一盏盏看不出是什么材质的,但做工绝对精细的灯。
哥特式建筑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哥特式建筑技术高超精致,又带有艺术性,在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3。活出自己的婉转
“今天不行,你累了,必须休息。”布劳斯看出苏菲的急迫,微笑的抚摸她的头,“别急,你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好好观光,倒时只怕你不愿意……。”
总之,苏菲最后跟女佣艾丽到一间风格简约的房间里休息,后面两三天就在布劳斯的带领下好好游览了古德森堡,据布劳斯说是兰森家的人给哥特式建筑取得名字,这一点暂且不提。
……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作品霍洛维茨有着一双柔软的手,他甚至可以在其他四个手指击键的同时,将小指完全弯曲收起来。如果你用慢镜头来观看他的演奏,十个手指的收展、轮动显现出的优美姿态,会让你联想到飞鸟展动的羽翼。这双天赋的手加上钢铁般有力的肘腕,将音乐中的柔与刚,宁静与激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霍洛维茨采用了一种完全个人化的平行触键手型去演奏钢琴,同钢琴教科书上要求手心虚空,指尖触键不一样的是,他将手掌平铺在键盘上,用每个手指的指肚去触键,每一个音不是击打出来的,几乎是就是用手指去按出来的。独特的手法可以产生出异乎寻常的柔美音色。(相似的,阿劳和古尔德的演奏手型都是比较平的。)为了追求音色的变化,霍洛维茨对手指接触琴键的部位也非常的考究。越是靠近琴键的根部触键,琴音越轻,音色越柔;越是接近琴键的末端触键,琴音越响,音色的弹跳性就越强。甚至有时在演奏延长音的过程中,他的手指会从琴键的一端滑向另外一端,以追求延长音音色的细微变化。在不同的琴键位置演奏,结合演奏时手指的力度和速度变化,使得霍洛维茨的钢琴音色像彩虹一样瑰丽多变,并且富有层次。霍洛维茨使用音色表现音乐的手段更加丰富。有的乐评家认为,他就如同一个画家,用七彩调制出不同的色调,从而表达各种各种的音乐情思。然而让霍洛维茨的琴声臻于完美之境地的,是他对钢琴踏板的绝妙使用。论对钢琴踏板的重视和理解之深,在20世纪的钢琴演奏家之中,霍洛维茨绝对是无人可比的大师。他一生中仅有的一部学术著作,就是关于钢琴踏板的使用。大师本人也讲过: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家,他的成就不在手上,而是在经常为人忽视的足底。
霍洛维茨的演奏技巧辉煌洒脱,很多演奏上难度艰深的作品,在他演奏起来都是那么的潇洒自在,像李斯特的《超技练习曲》、《拉赫马尼洛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这样难度很大的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