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2/4 页)
偏要选这个不算肥的差事……”
躲在里屋偷听的鱼儿,听了林氏的话才知道原来小栓子通过殿试后,因有那在东京当官的亲戚帮忙四下打点,最终被分到离惠安不远的泉州府来当知州。
说实话,其实鱼儿的家乡泉州惠安一带,在北宋并不是个富饶繁华的地方,比不上江南那些州县。而听林氏先前的口气,似乎小栓子本是不必被派到泉州这被称作“蛮夷之地”的地方当知州,他是可以有更好的选择的。
不过当时小栓子却第一时间考虑到鱼儿和家人,考虑到鱼儿一定不愿意背井离乡随他到任上去,至少新婚的时候鱼儿应该是不愿意离家的。加上小栓子也想留在离父母近的地方尽孝,于是最终才会选择回到泉州当知州。
这些小栓子都没和鱼儿提过,甚至具体有哪些人想招小栓子为东床快婿、他也只字不提,只是同鱼儿打趣时略微说了那么几句。而小栓子也的确是很了解鱼儿,眼下鱼儿才刚刚归家没多久,自是不愿意再离开家乡,希望即使出嫁了也能留在离家近些的地方。
因此鱼儿知道小栓子这般替她着想,为了她甚至愿意放弃肥差,心里自是十分感到,同时也为自己没选错人、做错决定而感到欣慰。
刘氏显然也被小栓子的体贴举动所感动,因此这一次她不等林氏开口,就主动递给了林氏一个软梯子:“赵嫂子,上一回是我糊涂了才会不愿意把两个孩子凑成一对儿,你若是不恼我、不气我,我们今儿再好好的合计、合计两家结亲一事?”
这林氏正为怎么开口提亲一事而犯愁,眼下见刘氏主动给了个梯子让她下,自是十分欣喜、马上就从善如流的答道:“乡里乡亲的,又是这么多年的老朋友了,我哪会因那一丁点小事恼你?再说了,哪家的父母挑女婿不是看了又看、挑了又挑?你这般小心谨慎的择婿,一点错儿都没!”
林氏先是乐呵呵的说了一堆话儿缓和了气氛,随后才说出重点之处:“大柱媳妇儿,那你现下是想让两个孩子凑成一对了?”
刘氏也不提先前让她拒绝的原因,而是带着一脸笑答道:“对,我们家八娘和你家小栓子打小一块儿长大,也一直处得很好,他们凑成一对应该能把日子过好!我们这些做娘的,可不就只想着儿女能把小日子过好?他们好了,我们心里自然也就会觉得舒坦欣慰……”
“大柱媳妇儿你说的没错,”林氏先是附和了刘氏一句,随后叹气说道:“哎,做娘的有哪一天没在替儿女操心?希望我们这些心没白操,将来他们的日子能过得胜过咱们!”
林氏先是感慨了一番,感慨完也没忘了正事,只见她趁热打铁的说道:“既然你也同意我们两家结亲,那我这就回去请人准备‘求婚启’,回头再请个媒人正正经经的把求婚启送过来。大柱媳妇儿你放心,这些该守的规矩我们一定都会照着来,一定会让你家八娘风光大嫁。”
说话间林氏已起身告辞,刘氏赶忙亲自将她送了出去,一路上两人就着两家结亲一事又说了不少话儿了,一直到把该说的都说了,林氏才一脸高兴的回了自个儿的家。
而刘氏送完人折回来后便把自家媳妇儿唤了过来,开始同她商量该如何筹备鱼儿的婚事,二人一边说一边往里屋走去,俱没觉察到暂住在杨家的秦衡临、无意中听到了她们的谈话,立时知晓鱼儿马上要成亲了。
知道鱼儿快要和小栓子成亲后,秦衡临顿时有些魂不守舍,一直在门边呆站了许久,才默默的转身回到屋里。抬眼扫了屋子一眼后,最终默默的收拾起行李来,不一会儿就把随身带的几个包袱都收拾好了。
秦衡临收拾好包袱后便去同鱼儿和杨家人告辞,鱼儿见他突然告辞离去心里觉得奇怪,不由问了句:“秦大哥,你不是和我小哥说好了,过几天要去观音山玩吗?怎么突然急匆匆的告辞回乡?”
“出来这么些时日了,我有些想家、想早点家去了,”秦衡临说完自己也觉得这样的说辞有些太没说服力,于是便又补了句:“再说了,我现在也算是有孝在身的人,总在外头游玩总归有些不好,若是遭人诟病日后仕途之路恐怕也会受到影响。”
不知怎么的,秦衡临的话让鱼儿鼻子一酸,忍不住喊了声:“秦大哥……”
但喊了后鱼儿又不知该同他说些什么,毕竟秦衡临提前离开的缘由他们彼此都十分清楚。而在这样的情形下,鱼儿很怕自己说的话会再伤害到秦衡临,因此鱼儿张了张嘴、最终没了下文。
反倒是秦衡临大大方方的冲鱼儿爽朗一笑,道:“八娘子你放心,我没事,我就是真的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