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来无事,自行栽种了几种花草,却在西厢花圃中无意掘得一个古色斑斓的锦匣,锦匣中藏的正是这白玉笛。
笛长一尺八寸,笛身精雕花鸟虫鱼,白玉为质,音极清美婉转。
宁宛然昔日其实并不甚爱笛声,但自打得了这笛子,一时爱不释手,倒是在笛上狠下了一番工夫。
此刻便执了笛,悠悠地吹起来。
笛声原来嘹亮,此笛却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音却比一般的笛略低沉婉转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笛声悠悠的传了出去,在小苑中回荡。
楚青衣长长的叹了口气,不觉和着曲调低声吟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时三人都不在说话。许久之后,宁宛然忽然开口道:“你又要出门了?”
楚青衣垂了头,默默的看着自己手中的酒杯,杯中一轮明月。
第一卷 第七章 凌九郎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09…7…5 17:03:41 本章字数:2601
中秋夜后,楚青衣便悄然离去,只留下一张薄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字体是她一贯的嚣张跋扈的草书。
晴儿见了,便红了眼睛,口中只道:“昨夜她犯了忌讳,今日便借机跑了……”
语音哽咽不已。
原来昨日中秋宴后,三人都有几分离愁。
宁宛然在散席后便忽然问了一句:“青衣打算何时回来?”
楚青衣心中正自郁郁,因随口答道:“多则一年半载,少则三五月,只找到了妹妹便回……”
这话一说,她才觉不对,已是迟了。
晴儿早拍手笑道:“犯忌讳了,犯忌讳了,明日便给你做了女装去……”
一时离愁尽去,便取笑了楚青衣一回,方才散了。
楚青衣既不愿穿女装,又知宁宛然二人必然不会放过自己,索性便连夜溜出了金华。
宁宛然只拥了晴儿安抚道:“她一日找不回妹妹,便一日不能安心,随她去罢!至于那赌约,早早晚晚,总叫她还了便是……”她口中安慰晴儿,心下也是一片黯然。
青衣,愿你早日找回妹妹……
###
天气渐渐凉了,宁宛然处理完铺子中的事情,有时便会携了晴儿,在淮河静静的走上一走。
已是秋末了,晴儿这几日因季节转换,中了些风寒,已休息了几日。宁宛然便另带了名叫莲儿的一个小丫头出门办完了事,上了马车,正要回家。
因起的早,便有了几分睡意,斜倚在车内软榻上懒懒地打盹。
正自迷迷糊糊间,忽然便听车身一颤,拉车的马儿一声惊嘶,倒惊了一下,旋即便听得外面喧闹起来了。
她顿时便醒了,忙坐正了,示意莲儿开了车厢出去看看。
一时莲儿回来禀道:“却是一个小郎君失神不小心惊了马儿,幸而王叔手快,拉住了,只略擦破了点儿皮!”那车夫却是姓王。
金华城中素来称家事殷实的人家少年为郎君,少女为妹子,却是俚语。
宁宛然皱了眉,便听外面王叔的声音:“这是哪家的小郎君,怎的也无人陪伴,便一人出来胡乱走……”
那王叔四旬年纪,驾的一手好车,却是个火爆性子,语气中已是责骂之意。
宁宛然无意生事,又知莲儿年纪小,不甚晓事,便索性开了车厢,扶了莲儿自己走了下车。
车外王叔见她出来,倒一惊,还未说话,宁宛然已向他挥挥手,示意他不必惊惶。
车旁早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见宁宛然下车,顿时便有几个浮浪子弟口哨声声。
宁宛然见此,不禁微微蹙了眉,她出来行走虽都带面纱,然面纱遮了颜面却遮不住纤细玲珑的身躯与一身优雅空灵的气度,实在也让她颇为无奈。
车旁一个穿着月白色华丽锦衫的小小少年正坐在地上,锦衫已被马车勾得破了,伤的其是不甚重,只手肘上略见了点血丝。
那少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