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皇帝也因此心中不舒服了一阵子,后来有一次就忍不住问硕王,为何进宫先见太子后才来给他这个父皇请安。
硕王认真地答道:儿臣知道父皇每日上朝时与群臣议国事、民生,下朝后又在御书房批阅如山奏折,怎么好进了宫就直接过来打扰父皇?但儿臣进宫,必会有宫人向父皇禀报,父皇得知儿臣去了东宫,又知儿臣必定会来给您请安,自然会有所准备。这样儿臣再来给父皇请安,也就不算打断了父皇的凝思。
皇帝听了之后,感叹这个儿子的贴心。一高兴,大笔一挥就给硕王爷加了五千户食邑!把卢贵妃气得天天诅咒硕王爷肥死!
从此以后,硕王爷进宫先去东宫、再去给皇帝请安就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在东宫门口,硕王爷将一张纸交给身旁的一名内侍,低声交待了几句,那内侍连连点头后飞奔而去!
由东宫的内侍引领着进了太子的书房,顾衡先是被书房内的冷空气刺激得打了一个喷嚏!
“怎么这么冷?没点火盆子吗?”拢了拢披风,顾衡阴沉下脸不悦地哼声。
身旁领路的内侍吓得更加弯了腰,“回王爷,这……这是太子殿下……”
“你这么胖,也怕冷吗?”身上仅着厚锦袍的太子从内室走了出来,脸上扬着温润的笑容,“孤只是躺在内室里看书,外面点着火盆子作什么?平白浪费东西。你若是怕冷,跟孤进去说话。”
顾衡微皱眉头,朝那内侍摆了摆手,内侍如蒙大赦的退出了书房。
待书房的门被关上,顾衡才道:“想博个贤德的名儿,倒也不用这么苛待自己吧?别的宫中可着劲儿的挥霍,殿下这里省下的,恐怕也是填了别的宫中所缺罢了。”
太子摇摇头,无奈地道:“阿衡,你这铢铰必究、算计利益得失的模样还真像个商人。”
顾衡耸耸肉厚的肩膀,大步朝内室走去。他是胖,但胖不一定就扛冷啊!
内室里燃着两个火盆子,因为空间小还算暖和。
拖了大椅到一个火盆子旁坐下,顾衡在铜丝罩子旁烤手。
太子也拖了把椅子坐到旁边,看着肚子上三层肉褶的弟弟,不禁有些头疼。
“阿衡,转过年的三月,宫中可能要进行一次选秀。”
“哦?那卢贵妃又该吃不香、睡不好一阵子了。”顾衡兴灾乐祸地道。
太子揉了揉眉心,他们兄弟的思路好像不在一条线上!
“我听父皇的意思,这次选秀主要还是为了给皇子及勋贵府上未婚配的儿郎赐婚。”没有外人在场,太子也就不自称为“孤”了。
“又是赐婚啊。”顾衡庞大的身躯靠坐进椅子里,眉心拧得更紧,有了几分不耐,“又该有多少男男女女倒霉了。”
你凭什么把自己置身事外啊?太子斜眼看着替别人叹息的弟弟,心中替弟弟叹气。
“阿衡,你也到了该婚配的年龄了。”太子道,“父皇似乎很中意景国公的长女。听说那位小姐……”
“不行!”顾衡腾的站起身子,身后的椅子刮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声响,把太子吓了一跳!
“阿衡?”
“殿下,你这里实在太冷了,我还是去父皇的御书房坐坐。”顾衡在太子呆滞的眸光注视下,快速的转身、迈着矫健的步伐出了内室、打开书房的门出去了!
皇帝听说硕王进宫了,就放慢批阅奏折的速度,等待次子来给自己请安。
没多久,外面就传来内侍尖细的声音报硕王求见。
皇帝有几分意外,这次怎么来得这么快?
御书房的门被打开,硕王顾衡夹着寒气儿迈了进来。
当看到又两个多月没见的次子站在面前时,皇帝的瞳孔缩了缩。
硕王……好像……又胖了?
“儿臣给父皇请安。”硕王一甩袍摆单膝跪了下去。
咚!皇帝的瞳孔又紧缩了一下,视线向下看着比自己喜爱的妃子的纤腰还要粗的腿砸在地面上,他忧心地想:呆会儿让刘宝儿看看那个地方的地砖是不是裂了或碎了?
“咳,起来吧。”皇帝收回心神,对硕王露出慈爱的笑容,让他起身。“眼看就要过年了,王府里所需的东西可都准备齐了?”
硕王拱手道:“回父皇,儿臣府中也无需准备什么,反正年年也都是进宫陪父皇与太子一起过年。”
皇帝又开始忧愁了:要不,今年让御膳房再多准备两只乳猪吧?
“虽说你在宫中过年,但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