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这一路上,李金娘的队伍越来越大,不少老弱妇孺惧怕乱贼,也许存了人多胆壮的心里,纷纷走出了家门,与李金娘的队伍汇合。
等李金娘遇见乱贼之时,身边已经跟着五六百人。贼人见到李金娘人多势众,心中顿时大惊失色,想要呼喊援军,乌兰图雅快速张弓搭箭,将乱贼射到,金娘快步上前几步,腰刀一斩,将乱贼彻底斩杀。
眼见两个女人就能杀死乱贼,后面跟随的众人也胆壮一些,众人蜂拥向前,将死去的贼人斩为肉泥。
落单乱贼的惨叫,很快惊醒了烧杀抢掠的乱贼,乱贼纷纷走出家门,只见敌人已经聚集五六百人,马上心慌意乱,纷纷夺路而逃。
就在这时,刘宣已经听见董家堡的喊杀之声。
董家堡是刘宣现在唯一的后勤基地,粮食,银钱,工匠全部都在哪里,更不要说还有新婚的妻子。
刘宣脸上终于有了慌乱之色,急忙命令骑兵队上马,打起火把,向董家堡方向增援。
没有参加大战,损失很小的李昭云,陈铁牛二哨,也马上集合整队,朝着董家堡方向跑步增援。
就在刘宣越来越急躁之际,董家堡方向的喊杀声却停了下来。不到半个时辰,骑兵队马武已经赶了回来,将情况事无巨细的汇报给了刘宣。
原来在骑兵队赶回董家堡之际,乱贼正要从董家堡逃离,面对兵强马壮的骑兵队,这股乱贼纷纷丢下武器,跪地投降,马武将这股乱贼全部绑上,押在董乡绅建造的地牢之中。
马武此人颇有眼色,见走的时候刘宣面露焦急之色,于是带上两三个手下前来报了个平安,好让刘宣彻底放下心来。
第三十七章清点
天色已经彻底黑暗,寒气也越加袭人,在小冰河时期,气候极度严寒,而在苦寒的陕北高原,到了冬天的夜间,气温最低能达到零下三十多度。
今日的夜空乌云遮盖,严严实实的将月亮挡在后面,看不见一点儿光亮,尽管天气恶寒,漆黑一片,但是刘宣并没有马上收兵回营,而是在漆黑寒冷的夜空中打扫战场。
如今的陕北之地,早已经遍地流民,因为山西巡抚封锁黄河渡口,陕北的流民过不了黄河,只能困守在陕北之地。
一些饥民西入甘北,但是甘肃北部比起陕北之地也好不了多少,同样是饥荒遍地,民不聊生。
因为饥民逃离不了贫困的陕北,导致了陕北之地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流民团伙。这些流民团伙,因为没有粮食,常常争斗不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用活人充当两脚羊食用,哪怕是路边的死尸,也从来不会放过。
一些弱小的流民团伙,因为生存艰难,常常在夜间活动,这些吃人肉的饥民,仿佛食腐肉的秃鹰,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几乎遍地都是。
刘宣和他的队伍,也是这种大大小小的流民团伙一员,毕竟他现在还没有攻打州县,不算是在朝廷挂号的强贼大盗。
如果刘宣不能快速打扫战场,这些宝贵的棉衣,兵器,铠甲等等战备物资。恐怕很快就会被附近流浪的饥民发现。一夜之间,这些珍贵的兵甲,就会被流浪的饥民抢夺干净。
在如今的陕北之地,尽管刘宣心中不愿意承认,但是一件棉衣,一领铠甲,一石粮食,远远比一条人命值钱。
如今的陕北之人,人命远远不值一钱,现在到处都是活不下去的饥民,只要有粮食,刘宣可以轻易的召集十万青壮。
而棉衣,铠甲却不容易制造。尤其是陕北生产力落后,除了城市之外,乡间的社会秩序也几乎荡然无存,这每一件棉衣,每一领铠甲,对于刘宣都是价值万分。
在今日之战前,刘宣的麾下,陈铁牛后哨,李昭云预备哨都还没有棉衣。如今打了一个大大的胜仗,自然要将缴获的战利品全部清点清楚,运回董家堡,才能让刘宣放下心来。
刘宣将战死的士兵纷纷火化,用一个个陶罐将骨灰收起来,全部带回了董家堡,而战死的官军,和受军法而死的士卒,尸体全部扔在荒野之上,成为饥民口中的粮食。
等刘宣清点的战利品,带队回到董家堡之时,已经是深夜子时了。
远远的,董家堡之内闪烁着一盏盏灯火,让人心中不住的感觉到一丝温暖热情。
等刘宣他们一进入城门,只见城门口砌着二十多个土灶,每一个土灶上面都煮着一大锅滚烫的肉汤。
一些火工,厨娘身穿单衣,瘦弱的身体紧紧靠在灶台上,眼睛狠狠的盯着锅里,嘴里的唾沫不由自主的从嘴角滴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