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页)
就轰他娘的!看来王承恩是被轰怕了!
“轰——轰——”
炮声越来越烈了,剧烈的爆炸闪光照耀着上海的夜空仿若白昼。正在王承恩和卫大同二人急忙朝上海县城正南门城楼赶去,一个传令兵匆忙赶了过来,朝二人禀报道:“王公公,海寇猛烈炮击四门欲有上岸洗劫之势,巡检大人请王公公示下!”
王承恩翻了个白眼,还‘示’个屁呀,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人家都打上门了,反打回去就是了。
上海县城百户卫所已经在王承恩的要求下,战斗人员增加到了一千,可是这一千人有七百可是没训练过几天的新兵蛋子,剩下那三百的战斗力王承恩也知道好不到哪儿去。
王承恩和卫大同匆忙跟着传令兵来到城南门,这里几乎成了火炮覆盖之地,城楼成了主要炮击目标,城楼早已经被轰得面目全非。王承恩一边在心中呼爹喊娘,一边颤抖着四肢上到城墙掩体。
“卑职见过王公公!”
好歹陆巡检也经历过几次海盗洗劫了,这个时候镇定程度比王承恩这个初次面对战争的小白要强得多。
“轰——”一发炮弹又落在城楼,轰得尘土乱石飞扬。
王承恩赶忙蹲进掩体朝陆巡检颤声道:“无…无须多礼。”
“大人,快看城下!”一个兵卒急叫道。
陆巡检朝城下一看,借着扔在城下的火把的昏暗光线发现人影重重,朝城门急冲过来。
“海寇犯城,炮击——!”陆巡检一声叫喝,看来也不是个畏首畏尾的人!
“轰——”
上海县仅有的两门防城炮早已经填装好火药炮弹,听到陆巡检的叫喝朝城下轰去。
“火炮上药,鸟铳手给我射——”陆巡检抽出战刀高喝道。
瞬间上百条鸟铳升出城墙掩体。其实明朝的鸟铳也是当时火绳枪的一种,可是火绳枪射击操作过程颇为麻烦,据史料记载,训练有素的射手每三分钟可发射二发子弹,要是没怎么经过训练的射手,三分钟能不能开一枪还是问题。
火绳枪的发明可以追述到欧洲,当时的中国明朝,在一些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军队大规模使用火器,学习西方较为先进的技术。而且引入了“红夷大炮”,将中国的火器发展推到了顶峰。到了清朝,由于清政府游牧民族“弓马打天下”的概念,导致火器技术渐渐落后于西方。
据戚继光《练兵实纪》记载,车营共编3109人,其中鸟铳兵512人,佛狼机手768人,两者合计占总人数41步兵营共编官兵2699人,其中鸟铳手1080人,杀手1080人。鸟铳手占总人数的40%,加上火药箭手后,使用火器的士兵约占50%。这份历史资料说明当时明朝军队的火器配备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闲话少说。
明朝军队的火器占了很高的装备配备,可惜上海县城是个小百户所,本来明朝对上海县的重视程度就不高,要不是上海的纺织业还比较闻名甚至可以忽略不记,要不驻军的火器配备也不会这样低。
上海县仅有的三门火炮,竟然有一门早就炸了膛,五百预定兵卒的百户所配备了一百五十条火绳枪,而且炸膛、年久失修的就有三十来条。武器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可也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射手点燃手中的火绳,把燃着的火绳固定在火绳夹,朝已经接近火把的人影扣动扳机。
“砰——砰——”枪响过后,刚冲到城下火把的黑影纷纷倒下。
这些黑影正是独眼刘子率领的海盗洗劫队伍。二十条炮船,带着千来号海盗,准备将上海县洗个底朝天。对上海县城正南门的炮击已经停止,因为下面双方将要在城墙上上演短兵相接的白刃战!
“砰——砰——”
海盗手中的火绳枪数量明显很高,一阵发射将城楼上的明军近百弓手杀掉了一半,奚奚落落的羽箭根本对攻城的海盗起不了什么作用。
“杀——”
海盗们手举各种冷兵器气势高昂,云梯、攀登挂钩纷纷用上,第一波攻城正式开始。
城墙上的明军却因为短兵相接,直接撕杀而陷入了更大的麻烦!
短兵相接,需要勇气和经验技巧,更需要心理素质,这些城墙上的明军十个里有七个都跟王承恩一样是战场上的初哥,勇气、经验技巧、心理素质要那样没那样,惊恐、慌乱、紧张已经让他们的身体僵硬,直觉就是想逃!
“杀——”不管陆巡检叫喝得如何撕心裂肺,城墙上的局势一面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