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名号,知其是桃李满天下的,家里也是诗书传家,想来姑娘的教养自不会差到哪去。
只是贾母究竟是人老成精的,只朝着柳氏笑说道:“不瞒你说,自打珠儿进学以来,上门提亲递话的也很有些人,只是以前怕珠儿分心,都推了去。如今你既上了门来,我倒不好虚言支应着,论理珠儿也到说亲的年纪了,我也有心为他寻一个,也不管根基家世如何,只瞅着性情品德配的上就行。”
柳氏只笑道:“若说旁的,我还不敢开口,单这性情品德上,却是敢夸口,这祭酒教女儿,皆以历代贤女为例,以女红针织为要,这李家小姐自然也不比寻常人家,最是温良恭让的
贾母听着便很是满意,只是到底这成与不成,还得问过贾政和王夫人,贾母方又笑道:“我听着便喜欢,只是做不得这主,不知他老子娘是否中意,若我应下了,他们不同意,这三媒六聘,总不能叫我老婆子出面张罗罢。”
柳氏听得贾母此言,一时还回不过神来,只笑道:“谁不知贾大人最是孝顺的,老太太既发了话,贾大人焉有不点头的理儿?”
作者有话要说:ps:第二章来了~~~~~
柳氏见元春骤闻变
贾母闻言,莞尔一笑,正待说话,外头的丫鬟却打了帘子道:“大姑娘和二姑娘来给老太太请安了。”
话儿未落,元春便和迎春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进了屋,一进屋,便见着上座着一个盛妆妇人,神采飞扬,气势不凡,只略略有些眼生,记不起是谁家女眷。
两人虽有意行礼,却不知该如何称呼,贾母看在眼里,忙笑道:“这是缮国公家的柳夫人。”
元春和迎春忙上前行礼,元春落落大方的迎上去见了礼,只笑道:“元春见过夫人。”迎春则略略有些羞涩,只跟着元春行了礼,口称“夫人”。
那柳氏见得元春举止大方,心里便先生了好感,再瞧着元春圆嘟嘟的苹果脸,笑起来弯弯的眉眼,越觉喜欢,只忙笑道:“可别叫什么夫人不夫人,都是京里的老亲,叫我一声婶娘就行。”
元春大方的又唤了句婶娘,只喜的那柳氏合不拢嘴,朝着贾母笑道:“可见是老太太会调理人,这两个孙女儿,都如娇花软玉一般,叫人见了便心里爱的不行。”
说着便从腕上褪了两个碧绿的镯子下来,给元春和迎春一人一只,嘴上还笑说道:“仓促来访,也未带什么东西,这两个镯子你们拿着玩罢。”
贾母目光如炬,看着那镯子颜色纯净,光泽圆润,绿如一汪碧水,心知必非凡物,忙推辞道:“这可使不得?”
柳氏嫣然笑道:“有何使不得,老太太教的好孙女,我一见便觉逢缘,只恨不得能带回家去。”
说着,便强把东西塞给了元春和迎春,两人刚谢过了,柳氏又笑问着贾母道:“只不知这两个姑娘多大年纪了?”
贾母忙笑说道:“元春大些,已是十二岁了,迎春才六岁多。”
柳氏既来给贾珠提亲,如何不知这府里人的底细,只拉了元春笑道:“怪道我觉得面善呢,原这眉眼竟有几分二太太的摸样儿,我瞧着实在喜欢,真向问二太太讨了去。”
贾母听了,只笑道:“柳夫人别瞧着她们人前规矩着,私底下可闹得紧,直吵得我头晕,柳夫人若喜欢,只管带了她们回去,我也好清静个两三日。”
柳氏听了,只笑道:“老太太,可别说这谦虚话,这两个姑娘,一个天真大方,一个斯文秀气,打着灯笼也寻不出的标致人物,叫人爱都爱不及。待会我若真带了回去,只怕老太太要心疼的说不出话了。”
笑着,又转了话题道:“珠哥儿是有大出息的,只不知这元姑娘和迎姑娘念了什么书?”
贾母只笑道:“可谈不上念不念的,不过认得几个字,不是睁眼瞎子罢了。”
话到这地步,贾母隐约也猜出些由头来,只朝着柳氏道:“前儿我听说,缮国公的孙子得了御赐的官,可是你家的孩子?”
柳氏眉开眼笑道:“正是我家的光儿,他生来便爱舞刀弄剑的,也不怎么爱读书,他老子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也拗不过性子来,只得罢了。本想再过几年,便给他捐个官儿,也省的他游手好闲,在京里惹出是非来。哪知前儿圣上考校武监生,他倒入了圣上的眼去,又念着我们家祖上的功劳,便赐了他个官儿。”
母听得连连点头,只赞道:“贵公子必是龙驹凤雏,非凡俗可比,否则圣上怎会另眼相看呢,可见将来必是要光宗耀祖的。”
柳氏听言,笑得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