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 页)
的事,都快能吃饭了,还不安生我……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你好”
陈子明尴尬一笑,连连点头:“好好,我不提还不行吗?不过陆弘,你能确定一个日期不?”
陆弘哭笑不得,没有办法,掏出手机,一边给林革拨电话,一边说道:“我先问问吧。”
陈羽燕不满意地白了他一眼,站起身来,说:“我去帮妈做饭,你们两个大男人商量你们的大业吧。”
陆弘抱歉地看了她一眼。
陈子明先看女儿一眼,接着目不转睛地看着打电话的陆弘,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陆弘忐忑地拿着电话,一会就接通了,传来林革爽朗的声音:“陆老弟,你好呀,国庆快乐”
陆弘也只好笑着客套一番。
林革又问:“今天怎么那么有兴致打电话给我,现在在哪了?”
陆弘看了一眼紧张的陈子明,笑着说:“我在家呢。对了,林董,有件事我想问你一下。”
“什么事,说吧。”
“上次你给我的那个公司发展计划表,好像有建一个薄荷和芦荟的种植基地的计划,是不?”
林革迟疑一下,说:“哦,是有这么一回事,怎么,陆老弟对公司的计划有兴趣了?”
陆弘心中一动,说:“没有没有,我早说过,我只管研究技术,还有就是等着拿你给的分红。至于管理,我不懂,也没兴趣。”
“那……”
陆弘听到林革在那边轻吁一口气,他也就直扑主题了:“是这样的,我这边有个长辈,是在政府里头工作的,负责招商的事,现在遇到了招商金额不够的问题。我想如果我们公司要建这个种植基地,可不可以考虑一下把基地建在这边。”
“柳城?”林革讶然,沉吟一会才继续说道,“陆老弟,你知道,我们是商人,考虑的是利益的问题,如果是为了人情,这个……”
“这个我明白。”陆弘笑道,“林董听完我的分析再决定,怎么样?”
“行,你说,我现在有空。”
陆弘顿了顿才说:“洁颜丹是我鼓捣出来的,我知道它需要大量的薄荷油和芦荟。我想问一下,林董对这个洁颜丹的销量是怎么估算的,一年至少能销售多少?”
林革一听到销量,高兴得哈哈大笑:“陆老弟,这个我比你还有信心。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生产了,下个月就可以上市,到月底各种广告也会出现在公众眼中。我打算日夜加工,十月份造出一百万支的产量。这个洁颜丹是个绝无仅有的产物,据我们专业的估算,在国内一年销售两千万支绝对没有问题,好的话估计远远不止这个数。”
“那好,就当两千万来算。”陆弘肯定地说,“如果真有这个数,我更有信心说出我的计划了。当然,林董,如果没有这个数,亏了可不要怪我。”
“哈哈”林革大笑不已,“放心,亏不了,我也不允许他亏,我全副身家都投入进来了,还拉上了韩东方,怎么可能亏年底你就等着分红吧。”
“那你听一听我的计划。”
“好的,你说,我听着。”
。。
第二卷 智能生活 第一百八十三章好消息,坏消息
第一百八十三章好消息,坏消息
“我们这产品最主要是要消耗薄荷油。”陆弘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果按年产两千万支来算,大概要用三百吨左右的薄荷油。像林董你说的,两千万是保守估计,也就是说,如果卖得多一点,或者打开国外市场,那么,怎么说也要上千吨的薄荷油吧?”
林革呵呵笑道:“理论上是这样说的。”
陆弘反问:“那林董希望不希望用到这个数?”
林革哈哈大笑:“这个肯定不用说,消耗得越多,也就证明我卖得越多,我,哦,不,应该是我们赚得更多”
陆弘也笑道:“我也希望这样。林董,我继续算下去:我们国内现在对于薄荷油的需求量大概是六七千吨,如果我们作五百吨来算,那么也就差不多要占了他们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一呀,这个份额是突然上涨的,你说到时薄荷油会不贵吗?它的价格一上去,也就代表我们的成本上去了,赚得也就越少了。”
林革说道:“这也是我考虑要建一个薄荷种植基地的原因。”
“不错。”陆弘说道,“我刚才查了一下资料,这些年薄荷油的价格波动很大,有时一斤五十的,有时一斤七十的,还有一斤一百多的。就是现在,也要一斤七十块。也就是一吨要十四万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