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青叶书塾》
作者:沙雁望
【正文】
楔子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宋?晏殊冬至日,一年里白昼最短的日子。廖羽迟替父亲谈完一笔字画生意,走出临街茶楼,呼吸到空气里酝酿的清寒雪意。
薄暮伴随着雪意,早早降临了苏州城。由于冬至节的缘故,虽已过了晚市时分,街道上还依旧熙攘着人群。廖羽迟穿过人群,横过茶楼前的长街。虽然雪意渐浓,但既已到了长街,廖羽迟决定再去一趟这长街后的小巷。
“这位客官是北人吧?要投栈吗?小栈最干净的!”一家客栈门前,伶俐的小伙计拦住了廖羽迟。“谢谢,我不用。” 走在一群身材细巧的苏州人中间,骨架高大的廖羽迟有些显眼,那小伙计一眼看出廖羽迟是北人不奇怪。廖羽迟自小生长于汴梁,是汴梁人。一方水土一方人,与东京汴梁相比,苏州显得柔腻而安详。如同廖羽迟童年记忆里的母亲一样,柔腻而安详。两年前,父亲兑现了对早逝母亲的承诺,带母亲的灵柩回到她念念不忘的故乡苏州安葬。父亲也就此定居苏州。廖羽迟被父亲留在汴梁。作为父亲的独子,他一面掌管着汴梁的字画老店,一面继续在汴梁名塾青叶书塾的学业。父亲对廖羽迟期望很高,坚持让他留在汴梁,将来好有机会入选宫廷的画院。这次为期一个月的苏州之行,是廖羽迟趁书塾冬假探望父亲。比起廖羽迟这个书生气的儿子,曾经做过画师的父亲已经更像一个纯粹的生意人,正张罗着要开张廖家在苏州的第二家字画分店。新店的店址,就在这一处热闹长街的背后,一条叫做小秦巷的巷口。店址位置不选在闹市,却看中小巷的安静一隅,有些不合生意之道。不过看过房舍后,廖羽迟明白父亲选择它的原因:那房舍虽小,且有几分破败,内里却构筑得十分精雅,一看便知是书香旧族的遗迹,若加些修缮,必能出色。只是有一点为难——这处房舍原来的主人一直将房屋出租,最近一家程姓租客是祖孙二人,已经住了两年,如今似乎有意刁难,拖延着不肯迁出。半个多月前廖羽迟来苏州的第一天,曾被父亲遣到小秦巷来说服这家租客搬移。那天廖羽迟在房产旧主人的带领下,也是在薄暮时分上门,可是吃了闭门羹。房产旧主人怕廖羽迟气恼,在一旁急急解释说,程家祖父几天来病重不能会客,其孙大概延医未归。从旧房主和几家邻居口中,廖羽迟知道程家祖孙平日深居简出,性格都颇为偏僻,和邻人几乎没有来往。有好事的邻居打听过这家的底细,可没有打听出什么端倪,只知道他们祖孙好似曾经飘零异乡,走过了很远的路,苏州终于成为他们落脚的地方。那位祖父似乎是一位乐师,春天的晚上会长时间吹响一管竹萧,只是箫曲大多荒腔古调,不似寻常坊间乐师的曲目,常听得邻人纳闷。那孙儿虽还只是一个弱冠少年,脾气却比祖父有过之无不及,简直孤介得讨人嫌。
听过众芳邻对这家人的不良评价,廖羽迟倒起了同情心。流落异乡、傍人居住的清寒门户,处世却能如此不群,廖羽迟以为他们必有可敬之处。那天廖羽迟不忍逼迫,只将自己的拜帖留给房屋的旧主人,托其转交程家少年。
廖羽迟说服父亲一起耐心等候程家少年的回音,可是回音一直没有等到。
今天因为一桩生意廖羽迟又来到这条街道。他决定再度登门,也许那户人家需要一点帮助。
拐过两道弯,热闹长街的繁华市声渐渐淡去,小秦巷巷口那户人家冷清的屋宇,出现在薄暮昏暗的光线里。廖羽迟轻轻拍响门环,前来应门的是一个中年妇人。妇人是旧房主派来帮着程家少年料理程老先生后事的,程老先生已过世十余天了。
廖羽迟有点遗憾自己来得太迟,没有为这家人做点什么。可是程家的孙儿没有留在家里守丧。妇人站在空空的院落里,说程家少年为了祖父的丧事将一点家什都变卖完了,如今不得不出外替人做抄写工作来偿还零星债务,天天到深夜才回来。
失去相依为命的祖父,还欠着债务,那个年纪比廖羽迟还小四、五岁的少年,会怎么安排他的未来?妇人期待地看着皱眉沉思的廖羽迟,“公子是程家的亲友吗?我瞧那孩子实在需要人帮他一把,可他偏偏不肯接受邻居的好意,公子若是亲友或许就不同了!” “在下是这房屋的新主人。”廖羽迟答时,对自己和程家没有更亲密的关系感到歉意。可惜自己和程家没有更亲密的关系,如果想帮忙,那少年也同样会拒绝吧。妇人递给廖羽迟一封书信。是出门鬻书未归的程家少年给新房东的留书。
廖兄台鉴:累兄空临寒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