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怕他们不会遵守。”
子聪插嘴说:“这都是因为他们不识字,不学习,所以不明理,不懂法度。应当兴办学堂,让他们读书。时间一长,潜移默化,渐渐便会知书达理,懂得遵守规矩。”
“小和尚的主意倒是不错,只是……”忽必烈边说边摇头,“他们的年纪都很大了,叫他们读书上学,怕是……”
“可以先让他们的子弟学起。”一直没有说话的窦默出了个办法。
“这倒是个办法。”忽必烈大喜,对子聪说:“小和尚,这事就交给你办吧。”
“阿弥陀佛!小僧遵命。”子聪双手合十,点头答应。
忽必烈问姚枢:“你说的第二件是什么?”
姚枢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本固则国兴,历朝历代莫过于此。汉地以农耕为主,农耕是本中之本。所以,当务之急是轻徭役,减赋税,招流亡,奖励农耕。不利于农桑耕织的事,比如毁良田做牧场啊……等等,绝不能再做了。治理汉地,应当用汉法,不能用治理蒙古部族的老办法,这样汉人容易接受,才不会出现惶恐不安的混乱局面。”
忽必烈没有说话,低头沉思良久,担心地说:“采用汉法自然是好的,可是,蒙古王公贵戚、豪门元勋都来自漠北,习惯了多年沿用的老办法,让他们丢掉祖宗成法而用汉法,他们一定不会同意,肯定会竭力反对的。就是蒙哥大汗,也不一定能够接受。弄不好怕要……”
姚枢脸上挂着狡黠和睿智的微笑,对忽必烈说:“这事您不用担心,我和郝经在下面议论过,采用汉法是长远的目标,但不能操之过急,需一步一步慢慢来。眼下可以这样做,一方面继续实行祖宗旧法,一方面参照唐宋旧制,逐步变更,慢慢推行。使不合时宜的旧法越缩越小,适合适宜的汉法新制越扩越大。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蒙古人会渐渐习惯的。”
忽必烈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既不会激怒蒙哥大汗和亲王元勋,又能消除汉人对蒙古人的隔阂、仇恨。心中极为高兴,喜不自禁地拍着姚枢的肩膀说:“你真不愧是我的姚老夫子,本王没有白救你啊!哎?你这办法既不是祖宗成法,又不是真正的汉法,算个什么办法呀?”
“这……”姚枢一时被问住了。真不愧是姚枢,思索片刻,笑着对忽必烈说:“那……那咱们就姑且叫它附会汉法吧!”
在场的人都被逗笑了,尤其是忽必烈,笑得前仰后合:“嘿!可真有你的!附会汉法……嘿嘿!好!咱们就实行这附会汉法!”
就这样,忽必烈接受了姚枢等人的建议,在他的封地之内,有限度地推行汉制汉法。首先,整肃吏治,建立健全官府衙门,决定设立经略司,总领邢州、汉中两地军民政务。这样便需要大批合格的官吏。忽必烈为难了,他到哪里去找这么多官吏呀?别说别的,眼下,这经略使一职,就没有合适的人担任。正在忽必烈为难的时候,子聪向他推荐了一个人——廉希宪!
子聪推荐廉希宪是有根据的,他对廉希宪已经观察很长时间了。廉希宪是忽必烈的贴身仆人,刚刚二十多岁,西域回回人,自幼父母双亡,十来岁时便被忽必烈收留。此人长得皮肤白皙,面容消瘦,眉毛农黑,两只眼睛格外明亮有神,头脑极为机敏灵活,往往在关键的时候能想出好的主意和办法。更难得的是,他虽是回回人,却极爱学习,读过不少中原的古籍经典。所以,子聪大胆地向忽必烈推荐了他。
廉希宪深得忽必烈的喜爱,但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廉希宪有作官的本领。感到很意外,一时怔住了。下意识地说了句:“廉希宪?!”
经子聪一解释,一件事蓦地出现在忽必烈的脑海里
那是在来漠南之前,忽必烈接受郝经和子聪的建议,学习中原历朝治国安邦的典籍方略和典章制度。一天,他看书看得累了,推开窗户,伸了个懒腰。无意中看见假山旁坐着个人也在读书,定睛细看,竟是廉希宪。忽必烈觉得很新鲜,便悄悄走过去观看。
廉希宪读得很认真,忽必烈来到他的身边,他居然没有觉察。忽必烈想看看他读的是什么书,便把身子悄悄蹲了下去。廉希宪蓦地一惊,当他发现是忽必烈时,顿时大慌,急忙合起书跪下请安:“啊?王爷!您……您有何吩咐?”
忽必烈和蔼地说:“快起来,起来。我没事。”指着廉希宪手里的书说:“你读的是什么书?”
廉希宪把书递给忽必烈,是一部《孟子》。
忽必烈没想到廉希宪也在读汉人的书,惊奇地问:“你们回回人也读汉人的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