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忽必烈风云传 前言
忽必烈风云传
前 言
《忽必烈风云传》是我倾力创作的一部大型历史小说。如果从搜集资料算起,用了将近十年时间,算得上是十年磨一剑。
历代开国皇帝几乎都写遍了写滥了,有的还多次拍成电视剧,惟独忽必烈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历史传记除外)。而忽必烈的影响,绝不比其他开朝皇帝小,尤其在海外,其影响比在国内还大。为什么没有一部有分量的小说出现呢?究其原因,除认识方面的因素之外,主要是因为元史记载非常凌乱杂芜,人名、地名、事件等的记载多有歧异,或同名(包括地名)多译,或多名同译,等等,十分混乱。没有一定的史学知识连理出头绪都很困难,别说进行创作了;而史学研究者又不谙熟文学特点,创作小说又有难度,所以直至今日,国内几乎还没有一部影响较大的写忽必烈的有分量的小说力作。
说起忽必烈,几乎无人不知,但又知之不详,充满神秘和陌生感,有想了解这位神秘皇帝的欲望和好奇心,所以,本书读者群比较大。另外,忽必烈在境外影响比国内还大,国内版的忽必烈一定引起境外读者的兴趣和重视,境外华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读者群。这是促使我创作这部历史小说的原因之一。
下面,谈谈我创作本书的主旨,结构特点,以及我对忽必烈的认识。
'一' 创作主旨——为什么要写忽必烈
第一: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尽管各民族人口多少不同,影响和所起的作用有大有小,但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纵观历史,各民族之间大多是友好相处,相互扶持帮助,相互依存,相互融会,共同发展。毋庸讳言,各民族之间也有矛盾和斗争。但这种矛盾和斗争,是内部问题,是兄弟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王朝、当皇帝,是正常的朝代更替,不是外国入侵和占领。所以,正确描写和表现少数民族皇帝,不应视为离经叛道。
第二:评价历史人物和他建的王朝,主要不是看他是哪个民族,而应看他是适应历史潮流、推动时代前进;还是违背历史潮流、坚持落后倒退。是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还是破坏祖国统一、搞民族分裂。显然,忽必烈属于前者。他是使祖国统一的第一位少数民族皇帝;他建立的元朝奠定了祖国现代辽阔疆域的基础;他坚持祖国统一,维护领土完整,反对分裂,不允许背叛和分裂祖国的阴谋得逞。他所在的蒙古族当时虽然比汉族落后,但他善于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思想比较开明,采取了许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虽然他也有狭隘民族主义一面,但主导方面是坚持民族团结的。他结束了自唐末以来三百余年的分裂、混战局面,使祖国得到统一,人民有了初步和平安定生活。同时,奠定了祖国辽阔疆域的基础。都是有巨大和重要历史意义的。作为封建帝王,他必然有其历史局限性,有消极落后的一面。但他基本能顺应时代潮流,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汉法”和汉文化,采取比较先进和开明的政策。主流是好的,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好皇帝。应当受到公正的评价。
第三:忽必烈坚持祖国统一,维护领土完整,反对分裂,不允许背叛和分裂祖国的阴谋得逞。他在七十八岁高龄时仍然亲征并平息了乃颜的分裂叛乱,就是一例。
第四:不管其主观动机是什么,忽必烈排除蒙古守旧贵族的反对,大量使用汉族知识分子,有的甚至授予很高的有实权的重要职位,如姚枢、刘秉忠、郝经、王文统、董文炳、窦默、赵璧、郭守敬等。叶李、赵孟睢⒘裘窝住⒎段幕ⅰ⒘跽�热耍�际侨��闹秩酥械匚蛔畹偷摹澳先恕薄6��嵌嫉玫胶霰亓业男湃魏椭赜茫�段幕ⅰ⒘跽�幸欢ū�āU悦项(宋宗室)竟被授予从一品官衔,虽然是没有什么实权的闲差,但对其的隆遇已经是很罕见了。忽必烈昵称叶李为“蛮童秀才”,尚书省每奏事必问“与蛮童秀才商议否?”可见其对叶李的宠信和器重。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上述做法无疑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间团结和融和,是有进步意义的。
以上四点,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作用,是促使作者创作这一历史题材电视剧本的出发点。
'二' 忽必烈其人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之孙,元朝的创建者,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王朝。正是他使长期分裂的祖国得到统一。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他的评价是,他青年时“便思大有为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