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页)
。这个经验式的判断就决定了什么样的状态是我们排斥的,什么样的状态是我们非常排斥的,什么样的状态是我们接受的,什么样的状态是我们乐意接受的。事物在第一时间就被我们的潜意识给分了级。记得我们在讲情绪的时候画的那个象限图吗?排斥与接受在纵轴上。做成横轴就如下:
每一个事物经过第一时间的判断后的定位落点都可以在这根轴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而越是乐于接受的东东,越是美丽。对美的认知也就变成了对于事物的认同程度。
但以上说的美只是硬件程度上的,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讲的,不过有的东西我们很乐意接受,但却并不一定认为它美。这又是为什么?我再把我们分析生命的意义的例子。生命的意义是死亡,是奋斗,是生存,是生活,是等待,是痛苦,是快乐……这些都是它的意义?我们都知道这都是对的,但我们只会在其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作为它的意义!我讲过,生命的意义是一种感触,是一种触动。同样,美的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感触,一种触动。这是一个主观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我们成长的历程,生长的环境,接受的知识,思考的方向,每一个人都不同。所以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事物的落点就在轴的不同的地方。认同度也就不一样。仅当事物在认同度高的情况下,且对自己有所触动的时候我们才会认为它美丽。触动我们的也许是它的形状,也许是它的色彩,也许是它的内涵……等等等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会对这种认知度与感触性有影响。就如小的时候我们认为妈妈关心儿子是天经地义的,当我们经历了生活的艰辛的时候,再来看父母对小孩的行为,我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美丽。就如我的字,我以前觉得我写的字好漂亮,不过现在看来,也就最多个一般般,再比如一个女的,丑得一塌糊涂,但是她心灵手巧,助人为乐,奋斗不已,我们可以说她是心灵美。我们不从相貌的角度,而从行为的角度去看待与接受她。那她就有不同的美丽,即虽然她的相貌没有给我们触动,但她的行为却给了我们触动,那么她行为是美丽的。当然还有一种女的,美的一塌糊涂,但她心胸狭窄,凶恶善妒,小肚鸡肠,她也有一种美,叫枕头美,指什么什么其外,什么什么其中的。
写到这里,我终于可以对美丽下出我的定义了:美就是我们对符合感官认知度并且有所感触的事物的一种内心的赞美之情。如果一件事物大家认同,就是大家的美,如果只有我认同也就是我的美。而容容,就是我室友的美。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么来的。而美寓意于行为之中,就是奉献精神。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对奉献精神的推崇备至。所以要得到赞美,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做好事。从定义中将主谓宾提出来就是:美是情!所以,美是一种感情,美是一种感觉。我的一个朋友曾经问我,美女跟一般的女人有什么区别?我说,严格来讲,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她在外表上更符合我们的感官,于是我们赋予她‘美’的涵义而已。
第七节 谁主动 谁就被动
第七节 谁主动 谁就被动——爱情与爱
大概是在97,98年之间,那个时候中央一台每星期日十点钟都有一档叫‘国际影苑’的节目,当时我记得播放得节目名字叫<;爱情是什么>;,主人公的名字叫李大发,讲的是富家小姐与平民之间的恋爱,我喜欢看得不得了,每星期守一集,就像现在看〈越狱〉一样,我也很喜欢这个电视剧的名字。我为电视剧里主人翁的敢爱敢恨的精神而感动。不过看完那部电影,我仍然不知道爱情到底是什么?
爱情是什么?是有求必应。还是如胶如漆?是浪漫梦幻。还是平淡是真?我问过无数的人,答案最多的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今天,我就要强行给爱情下一个定义。
爱情就是:男女之间因为两性吸引,而互相自愿且无偿的奉献自己资源的一种满足的状态。
这是我对爱情的定义,也是爱情的标准。虽然只是一句简短的话,却蕴含了丰富的意义在里面,有几个重点要注意一下。
吸引:男女之间为什么会相互吸引?就得从本能谈起了,两性可以更好的适应世界,繁殖是生物与生俱来的使命。很多动物繁殖也只是完成一种使命而已,根本就谈不上爱情。人有一套完整的情绪系统,以性――指的是性别,为基础,加上这套主观的情绪系统,才衍生出了爱情这种感情(同性恋也是以性为基础的!)。曾经有人讨论过,性――指的是那个,在爱情中占有的地位,可以这样讲,吸引是爱情的前提,爱情是性的手段,性是繁殖的手段,繁殖是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