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页)
绽
莫寒衣回到自己的小屋后,交代院中小童自己要潜心修炼,算是谢绝了其他人的来访。
虽然他表现出的实力不算太出色,但能在如此年纪达到炼气七层,能在炼气七层就有如此实力,还是不太容易的。出色的天赋代表了良好的前途,因此有人怀着不良心思上门也属正常。而修士大多有着自己的傲气,既然莫寒衣闭门谢客,他们也不会死缠烂打。
坐在床沿,莫寒衣细细回想着今日经历和目睹的几场战斗。
与杜先印的那场并没有什么值得回味之处,只是让他略微留意了一下心理战术的运用。
但杜先印这个人却很奇特。有一定实力,不错的头脑,却缺乏一些重要的事物。莫寒衣不由得想到:或许可以推荐给林师姐,让她来利用一下这个特殊人才
不过现下却不是时候。凭借他的修为,过不了多久也能进入内门。等到这次角逐赛结束,我就向林师姐推荐好了…
剩下两场比赛中,几位修士各有特点,也算是不同类型法修的一个缩影。
第三场的两人争斗良久,还是以司荣修为更胜一筹,在进入消耗战后险胜。然而温别庄的表现也相当出色,他的稳重大气让观赛者印象深刻,更让那国字脸长老伍余极为满意。
不过莫寒衣有种预感,不论是司荣还是温别庄,都还有未使出的手段。也不知是打算留待后面使用,还是并不打算在角逐赛中使出。角逐赛毕竟只是宗门内的小试身手,有些拼命的招数自然不会去使用。
伍余性格与那温别庄有几分相似,也是一身正气之人。而这位长老同时也是一位儒雅的君子,在修炼之余还下得一手好棋,也算是一些小爱好。他与其他长老都关系不错,又因佩服韦平商为人与他关系颇好,常常试图改善章素言与韦平商两人关系。
此次看到这样一个外门弟子,与当年的自己有几分相似,观其天赋秉性均是不错,自然有了收到门下的想法。他决定再观察几日,到时机合适就向温别庄说明,待其筑基成功便能正式收入门墙了。
莫寒衣仔细回想了几人出手的法术,发现每人习惯虽然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点。
他们都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出手时间,虽然这个时间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的。
有的人习惯于准备结束后第二息出手,若是没能立即找到机会,就第四息出手。再往后法术就难以维持,威力也会下降,因此大多数人不会错过第二个机会,尽管有时候这个机会并不那么好。
当然,也有习惯于第三息、第六息出手的,还有一次出手不成就立即放弃的。这些细节因人而异,很少有人会去关注。
毕竟在外行走时,遇到熟识对手的机会不多,大多数时候遇见的都是完全不相识的敌人,这时候再去观察细节自然慢了。
因而并没有前辈留下这方面的经验,大概也不想让后辈研究这种取巧之道。但在类似角逐赛这种情况下,观察这些细节却很有帮助,可以说立即就能掌握其他人的出手习惯,再战斗起来就能做出有效预判。
莫寒衣有第六感官的协助,感知力本就超于寻常修士,再加上他不为修士定式思维所缚,察觉到这些也不足为奇。
此时他正在思索,要如何根据这些细节寻找对手的漏洞,又不能让对手警觉。莫寒衣大概能猜到,这种类似于歪门邪道的方式并不为修士们所接受,倘若发现他在使用,恐怕结果不会太好。
实际上,莫寒衣并不觉得这样做有何不对。既然是擂台赛,就有擂台赛的战略。假如说通过习惯寻找漏洞算是一种投机取巧,那么根据场地算计对手也应该算了,甚至于双方应该一动不动拿法术对轰才算是公平了,这自然不可能。
特殊场合特殊战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只要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又有何不可?
莫寒衣又细细分析了今日见到那几人擅长的法术,当真是五花八门,看来每人选择的基础法诀也有许多不同。
这一天剩下的时间里,莫寒衣都在思考着,考虑何时出手能恰好克制住对手,考虑如何出手能不被他人诟病,不时还在脑海中演练一番。最后也算有了一些定论,倘若遇上这几人自己要如何对付。这样一来,胜算也提升了不少。
第二日并没有莫寒衣的比赛,但他还是准时到了正赛弟子专用的隔间内。多看看那几人的比赛,也能多了解一番对手。另外几人似乎也是这样的想法,陆陆续续一个不落,都去了观赛间。
这天第一个上场的,乃是一年轻男子丁洪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