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哦,原来如此……”士子们都不禁有些失望。
“说起来,明相今日怎么没邀董公子前来?我等也好讨教讨教。素闻其名,可是却无缘见到,颇有些遗憾呐。”其中一个士子不明就里地感慨了两句,顿时遭来其他士子的冷眼,明月松和董清秋水火不相容,早已经广为流传,明月松又怎么可能去邀董清秋来?
明月松不以为意,只是命令掌舵人开船,另有伶人抱着琵琶过来弹奏,众士子开始摇头晃脑,吟诗作对。
上官凛不禁有些无聊,吟诗作对原本就不是他所喜爱的,行酒令轮到他的时候,明月松便替他作了,他就更加地寂寥。舟上伶人弹的曲子虽然悦耳,但夹杂着那些士子的高谈阔论,又好像变了味道。他也试图以游客的角度问寻这帮士子楚京的风情,但这些士子却都只是浮于表面,说些空泛无力的话,让上官凛只觉得在此有些虚度光阴。
他正想对明月松说自己出去走走,却只听一阵空灵的琴音忽然破空而来,就像是一把锐不可当的利刃冲破了所有的阻碍,穿刺了人的耳膜,让人不禁为这声音一震。所有的士子就像是触电一般,刹那间停止了所有的活动,而弹着琵琶的女伶,也不知为何拨弄着琴弦的手就有些不听使唤,节奏一变,自己弹出来的调子都被那琴声左右,跟着跑了。
第二卷
第二十二章 … 湖上琴音
“这世上,竟然能有这样的琴声?真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呐!”那些士子一个个都露出惊艳的神情,只有明月松一言不发,这琴声他是听过的,除了媚使索玉还有谁能有这样出神入化的造诣?看来这女人该出场了。
士子们都暂停了手上的酒令,一个个探出头去张望,看是从哪里传来的琴音。很快就被他们发现了目标,原来湖中央有一座小岛,琴声便是从那随着水波传来的。
“明相,不如就将船靠岸,我们便上岛寻访一下是哪位高人能有这般的造诣。”
盛情难却,明月松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上官凛也有了好奇心,便跟着这班人上岸寻琴。
岛上郁郁葱葱,正是乘凉避暑的好去处,许多游湖的百姓便在这岛上小憩片刻。小岛高石之上有一座纳凉的小亭,琴声便是从那传来的。众士子伴着琴音赶到小亭的时候,琴音却戛然而止。
只听亭子里头传来一声叹息,“唉,有人打扰,这琴只怕是弹不了了。”所有人都是一愣,只见亭子中央石桌旁,一个人背对而坐,桌上放着一尾古琴,想来弹琴的人便是他了。但说话的却是另一个靠着阑干的书生。这书生正是董清秋,那弹琴的则是书童索玉。
董清秋看着明月松一行人过来,便也不看,就对索玉说道,“把琴收了,不要在这扰了别人游玩的雅兴。”
那些士子忙不迭地上前来,“这位公子且慢,我等在湖上就听得此间琴音,堪称是天籁之音,我们乃是慕名而来。”
“是啊,是啊!敢问两位公子高姓大名,师承何处,琴技能有这般造诣,恐怕当世能和公子相比的,屈指可数。”这些人都对索玉的琴技佩服得很,今天的索玉弹得一曲比起在文昌侯府与明月松比拼的那首更加悦耳动听,或许古琴原本就是修身养性的,最适合在这山野之间无人之地弹奏,才能把那空灵、超脱的旋律发挥地淋漓尽致。
明月松冷不丁说道:“真没看出来,董兄这位书童一曲《凤求凰》,倒也真正把司马相如夜诱卓文君时那股味道给弹出来了,这份功力还真不简单呢。”
董清秋心里一愣,没想到自己觉得不错的这首曲子,就是那首后人为卓文君夜奔所作的《凤求凰》,她看向索玉,却只见他微红了脸,收拾琴的手都迟钝了一下。
那些士子听明月松口里唤着“董兄”,一个个都不禁疑惑起来,“莫非阁下就是天下第一才子董清秋?”
“董公子的书童便有这般出神入化的功力,那董兄的琴技该到了何种神乎其神的境地,天呐!吾命休矣!”这些士子一个个都婉叹不已。
董清秋看了明月松一眼,微微哂笑,“诸位说笑了,清秋不过是因为天气闷热,带着书童出来散散心,说起清秋的琴技,又哪里能和明月大人的箫功相比?”说到这的时候,董清秋只觉得脑袋后在滴汗,怎么就觉得这句话听起来这么猥琐呢。
“董兄太谦虚了。”那些士子哪里相信。眼见得董清秋要走,一个个都围着不让她动。董清秋这才看见走在最后边的上官凛,故作吃惊道,“咦,这不是刘产刘兄吗?这么有雅兴同明月大人一起游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