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1/4 页)
“听候总统指示”
袁世凯再问外jiāo总长孙宝琦而孙宝琦则支支吾吾不知说了些什么,总之是他没有成熟的意见总统环顾左右,等待别位总长发表意见,然而大家沉默不语
众人的沉默却只让深深叹口气说道
“我很明白根据国际法,法学家们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做的意见,然而我国毫无准备,怎能尽到中立国的义务呢?……”
然后又不无苦涩的看着众人说道
“我同样也明白李致远,他是心忧国事,我亦不能阻之,只是……国弱敌强,我,我……”
最后袁世凯长叹一口气,在这一瞬间,他似乎真的病了而置身于其中的顾维钧从大总统满是苦涩的话语中,能听出这弱国的大总统此时心中的苦涩,突然,他的心下一热,看着大总统说道
“大总统,我们不仅能守住胶澳,也能守住山东”
顾维钧的一句话,却是让袁世凯和居仁堂的众人一愣,他们都把视线投向顾维钧,似乎是想听他的解释,他们的目中带着疑s…,尤其是段祺瑞,二十几万北洋军只能抵抗四十八个小时,他江苏陆军有三个师,就算是他们还有二三十万军事化劳工,只要发了枪就能打仗,可也不等于他们就能挡住了日军啊
“大总统,宁为y…碎不为瓦全,只要军队心怀成功成仁誓死守土之心,日本人并不可怕,械不足,弹不足,可生产,可制造,可外购,只要中央给我们淮海以支持,我们就能打赢这一仗”
顾维钧的话反倒只是平添了袁世凯脸上的苦s…,他看着顾维钧,再把视线朝段祺瑞看去,北洋军是他编练出来的,北洋军的实力他不是不知道,而身为民国大总统,中国的国力、军力,他岂又不明白?
军力、军工皆远逊于日本,怎么打?拿什么打?硬气话易,可真打起来,是要靠枪、靠炮、靠钱,可现在中国又有什么?
要钱没钱、要兵没兵、要械没械,该怎么去打呢?把视线朝顾维钧投去,袁世凯的心间一苦,李致远的那篇广播讲话把自己、把中央bī到了一个进退两难之地,如果要求淮海以大局为重,那么无论谁提,谁都有可能为舆论之质,可若是对日持以强硬……
心下苦笑看,迎着顾维钧的期待的目光,袁世凯略作沉y…n
“中,中央,对淮海收复胶澳是支持的,但是,胶澳僵持,是和是战,中央需留以局外之身,如此方能在未来处进退之境,现在,当以外jiāojiāo涉为主,嗯……”
和起了稀泥的袁世凯朝孙宝崎看去时,却把眉头一皱,孙宝崎不擅外jiāo,这一次与日本人jiāo涉可以说是处处显其不足,看来这外jiāo总长还是得换一个人啊
“……”
话未出口,失望至极的顾维钧生生把话吞了回来,他知道,也能理解大总统的难处,可,他不能理解,那怕就是在这个场合,大总统也不给淮海那怕一点口头上的支持
顾维钧面上闪过的失望之s…,袁世凯又岂会没注意到,于是便继续说道
“少川,现在那边正值用钱之时,今年中央财政较往年稍好,江苏今年的解款就免了”
第240章 自治会(求月票!)
正文'第240章自治会(求月票!)——
自治,在某种程度,只要提及连云港,往往就会提到连云港自治,如同南通自治一般,在中国便了南通自治和陇海自治,时间一前一后,地虽为一省,域却分一南一北,前者号称“模范”,后却被国人誉为“楷模”。
与南通自治由张謇“个人之治”,一切均在张謇的计划和推动下,依其声其名为盾不同,代表陇海自治的连云自治却完全是借助铁路附属地所持有的政fǔ不得干预的特权,方才得又推行。
连云开埠后,因连云无税无苛,无官员卡勒,再加连云刻意招商,很快便有一批商人来连云购地或租地造屋,开设公司、工厂,尽管在连云建设的过程中,身为**公司董事长、陇海铁路公司董事长的李子诚既有宏观的总体指导思想,也有微观的具体规划。作为陇海沿线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可以整个陇海铁路均是他个人意志的体现。
但随着大量商人涌入连云,连云自治会便应运而生,在穆的主持下,民国二年六月在连云饭店举行了第一次用地人会议,推选三人组成连云商埠港口委员会,这次会议在某种程度对用地人会议召开的日期和会议的职权范围作了规定。
商埠港口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连云从公司管理化为公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