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3/4 页)
就有超过10万吨商船泊停,商船大都是1890至1900年的老船英镑买一艘万吨轮,平均每吨价格不过1。5英镑,这个价格,甚至比买废铁还要便宜三成,虽说,现在运力是过剩,可很快,也许再过两个月,一切就会改变。
先是作为交战国的另一方德国与奥匈帝国的船只纷纷离开中国,或泊于港中不出。受战争影响,来自欧洲的商船也将大为减少,此外,由于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政府又会征用大量商船为本国战争服务,亚洲各国轮船公司的业务尤其是远洋运输业务基本陷于停顿。到那时,中远洋便可以乘机抢各国留下的航运业务。
那可是每年多达5000万吨的运输业务,在历史上,一战正是日本的航运业则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期。由于得到了日本政府的资助,加上欧战所造成的真空,这一时期进出中国和亚洲港口的日本商船数逐年递增。日本的两大轮船公司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和大坂商船株式会社正是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知名的商船公司。
而现在,由自己创办的中远洋却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在印度洋、太平洋上,还有多达百艘近50万吨商船正在返回中国,或许暂时亚洲海运市场的不足以喂饱这近百万吨商船,但随着潜艇战打响之后,各国会纷纷抽回商船,同时自己还能把手头的近70万吨镑一吨”的旧船,翻个二十三十倍,卖给英国或法国。
至于中远洋嘛,只要保持100万吨商船,便足以满足未来几年的需求,头两年先开辟航线,同时制造新船,在新船服役的同时,再把旧船卖给英法船商,用卖掉旧船的钱,去造新船,然后再用新船定单进一步提高连云的造船水平。
利用外国资本建立一支庞大的商船队,然后再用这个商船队去挤占亚太航运市场,同时又可以源源不断的把中国制造输送到全世界。而在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循环,一个良性的对连云各项发展有利的循环。
“要是能还能再有个几千万那该有多好”
感叹着,李子诚心下尽是懊恼之意,尽管从各国定购的商船,都是用各国银行的贷款定购,但自己依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更多的旧船,现在旧船是废铁,可不出几个月,废铁就会变成金疙瘩。
“70万吨旧船,已经能挣个几千万英镑了知足吧……”
“是他”
在围观的人群中,手中拿着相机的陆琪玉看着那个站在台上的的男人,双眼猛的一睁,是他可恶的男人,他在船厂工作?看样子在船厂的地位似乎不低,要不然也不会让他去敲香槟酒。
就是回头画他圈圈诅咒他,总得先知道他的名字吧。
“你好,先生,那个人是谁?”
“你不知道?”
被问道的人被身边这西式打扮的姑娘的话问得一愣。
“咱们连云港就是他的,现在的淮海经略使啊”
什么?
这,这个可恶的男人就是那李子诚,这人,可真下流,几乎是下意识的,曾经让她佩服不已经李子诚在陆琪玉的脑海中形象一落千丈,那里还有一丝当初少女憧憬、佩服,有的怕也只剩下厌恶了。
“这死人头”
瞧着船头台上那男人竟然笑了起来,陆琪玉在心里暗啐道,但还是忍不住拿着相机冲他拍了一张照片。
站在船头上的李子诚看到香槟酒瓶颈上的细绳紧连着高高的船头。这时,一个工匠头目走近船厂总监魏平涛面前。
“总监,吉时已到”
魏平涛朝着一个手执板斧的工人扬了扬手。
“准备——下水”
闻其声,李子诚便将手里的香槟酒瓶用力地掷向船头,只听砰的一声,香槟酒瓶撞了个粉碎,随后,一股冲天的黄色液体腾空而起,繁衍出无数的白色泡沫,向四处飞溅……紧跟着,那个工人举起锃亮的板斧,手起斧落,将铺在一个斜面木墩上的粗麻缆绳齐茬斩断……刹那间,悬挂在船头的一只彩球突然变成一朵倒挂的莲花,从花芯里纷纷洒洒地飘出无数耀眼的亮片,飘向空中,飘进大海里……
远洋136号好像也被这新奇而热烈的场面吸引了,它停顿了一下,船尾才向着坞口缓坡缓缓地滑去——滑去——远洋136号轰然下水,溅起一片浪花,船坞上下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在这一片欢呼声中,远洋136号由慢而快,一直滑向大海……
“我们要造这样的船”
在鹰游船厂的总监办公室内,李子诚向魏平涛这位毕业自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的高材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