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2/4 页)
有必要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威慑,无非是告诉那些土匪,如果他们敢于骚扰铁路的话,就会付出较为惨重的代价,当然,这支武装警察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驻于各车站。”
接着李子诚又是一笑,认真的看着黄远生说道。
“怎么远庸,你不会是怀疑我想造反吧”
这句反问,只让黄远生一愣,他愣了好一会,才说道。
“这总让人怀疑,致远,如果被有心人利用的话,会给你带来麻烦的”
黄远生的语气中带着一种坦护之意。
“麻烦”
无奈的一声长叹,李子诚神色变得极为无奈。
“打从**得到了这陇海铁路筑路权,这麻烦事就没少过,中央防我、地方……不提了,在中国,想办点事情,就一个字,难”
顺着黄远生的话,李子诚大倒起了苦水来。
“可难,又能怎么办?咱在咱们好不容易共和了,有了一个大环境,再麻烦事情总是要做的,空谈误国,政客们可以去争、可以去说,但是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其它的我没想过,可我就想利用这好不容易争下来的一些陇海线的特权,借着这一番小天地,好好的做好文章,扬一下实业”
从抽屉中取出一份陇海铁路未来五年展规划,这是李子诚第一次展示给黄远生看。
“远庸,你看,陇海铁路横跨江苏、河南、陕西、甘肃,皖北支线又入皖北,全线总长过22oo公里,具为中国内6,致远我没旁的念头,只想着,能利用这陇海铁路,把一座座工厂建起来,我的钱不够,就把地空出来,邀请那些愿意来这创业的人一共努力,这样,而铁路和连云港又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缓声解释着自己的设想时,李子诚一直注意观察着黄远生的神色变化。
“这皖北支线连接煤矿、铁矿,连云港五厂建成,便可以为铁路沿线工业提供设备,三年筑路,五年以后中国落后之内6势必大变样到那时,每一个车站,都将是一座工业城,到那时,国之面貌必可大改观啊自可出现一个工业之大中国”
此时黄远生看着那一个个存在于路线地图上的车站,整个人在听到那工业之大中国时,不禁惊讶的望着李子诚。
“经历了满清两百六十余年奴役之后,远落于世界各国的中国,尽管现在我们民族匡复了,可是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好似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时会被风暴吞噬,两百六十余年的奴役、近代以来列强凌晨,使得不知多少人有着身为弱国子民的自卑,他们沉醉于愤世嫉谷、颓废感伤之中,这难道就可以救国图存吗?”。
道出这番话时,李子诚没来由的一阵感伤,弱国子民的自卑……现在是,未来又何尝不是所谓的崇洋媚外之心,又何尝不是一种弱国子民自卑的表现。
“多少年来,咱们中国人之所以想当然地默认了“先有大国,再有大国公民”的逻辑,却鲜有对这套莫名其妙的逻辑逆向加以思考:如果不是先有无数个心怀“大国公民”理想的个体,那么由人们共同构建一个所谓“大国”的浩大工程,又何从谈起?”
李子诚的反问让黄远声整个人沉默着、思考着,在望着李子诚的时候,整个人的神情变得极为复杂,在这一瞬间,眼前的这个只有二十二岁的年青人,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似乎生了一些变化。
事实上,在提及这一点时,李子诚自己也陷入一阵沉默之中,这种沉默更多的是一种反思,反思着自己,反思着过去,反思着……
“在连云港、在陇海,或许在别人的眼中,我只是一个商人,但是商人,也有自己的追求也有自己的梦想”
声音变得有些低沉的李子诚话语稍顿,整个人显得有些恍惚,似乎忘记了自己先前那番话是为了给黄远声“洗脑”,整个人完全陷入一种莫名的情绪之中,一种伤感的情绪之中,在那个“限爹不成刚的时代”……
“你或许会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先前已经回答了,在这里,在陇海,我要建立一个不凭关系、不走后门,完全依靠个人奋斗而取得个人成功小社会,在这里,每一个体都将获得尊重,每一个人都将拥有“弱国之大国民”的国民意识,而这种国民意识就是一种“服务”精神:个人无私地服务于集体,但这种服务的前提是这个人必须打心眼里相信,集体肯定反过来为个人提供庇护,让人获得真正的尊严,这就是我的梦想”
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那越显出几分都市色彩的连云港,李子诚目中尽是对未来的憧憬。
“到那时,当这里的的人们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