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要做到卓有成效,仅靠天资聪明和渊博的知识还不够。有时做到卓有成效并不需要特殊的天赋、出众的才能或专门的培训,更重要的是亲自实践那些看起来相当简单的事情,并在这种实践中养成追求成效的习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有一个著名的将军叫塞克特,这个人提出了建立“小型军队”的思想。这个思想的核心是建立一支精而不是多的军队。这个思想很快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图哈切夫斯基是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副国防人民委员兼军训部部长,是苏军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1937年,因苏联最高领导中了希特勒的反间计而被错杀。
图哈切夫斯基十分注重根据未来战争的特点建设军队,他敏锐地发现了塞克特的建军思想中最精髓的部分——“质量建军”,于是决定在苏军中建立坦克部队。在斯大林的支持下,他选定布琼尼指挥的骑兵部队进行机械化改革,先建立两个坦克团。当时,朱可夫就在这个部队第39团当团长。这次改革具有试验性质,苏军十分重视,要求坦克团的团长必须是最出色的军官。朱可夫在首选军官名单之中。图哈切夫斯基把名单呈报给了斯大林。斯大林打开名单,一看到朱可夫的名字,就想到了几年前发生在坦波夫省的战斗,于是毫不犹豫地在朱可夫的名字下勾了一下。于是,朱可夫成为苏军坦克部队的奠基人。
坦克部队初创时期,全军都盯着它,朱可夫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然而,朱可夫有办法把压力变成绩效。这些办法归纳起来就是:
勤跑路,讲养成,常示范。
勤跑路是说,朱可夫很少在司令部机关,总是跑到下面的连队查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坦克是一部复杂的装备,坦克部队又刚刚建立起来,训练中,作战、后勤保障和装备保养等方面,都出现过不少问题。许多官兵都觉得不如回到骑兵部队。一次,朱可夫在一个连队视察时,发现几个士兵坐在一辆坦克旁边聊天。这时是训练时间,朱可夫感觉有问题,于是上前问为什么在这里聊天。士兵回答:“坦克发动不起来了,我们没有办法。”朱可夫没有说话,他叫来机械师,让士兵们看着机械师修车。坦克修好后,朱可夫对士兵们说:“如果你们不会,我们教给你,如果你们不想学,我们就强迫你们学!总之,你们要成为优秀的坦克手。”
这句话很快成为全团的训练管理理念。朱可夫说:“军官只有走到士兵中间,才能发现在司令部中发现不了的问题,并且解决好这些问题。”
讲养成是说,武器装备越复杂,就越要搞好养成教育,否则一个极小的疏忽,就可能给复杂的装备带来极大的问题,最后影响作战效能。朱可夫这个人火气不大,很少有人看到过他发脾气或者暴跳如雷。他治军靠的是制度,而不是责骂。为了搞好养成,他在权限范围内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格制度。比如,任何官兵进入车库、停车场、修理车间时必须身穿工作服或作训服;离开这些地方时,必须换下工作服或作训服;训练回来,必须立即洗刷车辆;全团官兵必须把皮鞋擦得铮明瓦亮。如果有人违反规定,并且批评无效,他会毫不犹豫地将其交给军事法院处理。
打工走上从军之路(3)
一次一个坦克连训练回来时已是零时,士兵们很累,坦克开到车场后,连长对车场值班军官说:“大家很累了,坦克只是大致洗刷了一下,我们明天再洗干净吧。”值班军官犹豫了一下,知道这违反规定,但是也同情辛苦的士兵,于是就同意了。
连长带着士兵回去睡觉了,可是还有一个人没有睡,这个人就是朱可夫。朱可夫在1个小时后来到车场,发现了这个问题,便叫来值班军官说:“乐意帮助同志是非常好的品质,但是你瞧,你这不是帮助他们,恰恰相反,你不执行规定,反而促使他们违反了军纪军令。大家疲劳我也知道,但是他们应征入伍,就是要受到训练,以适应未来战争的艰辛与严峻考验。现在演习的疲劳与战时我们将要遇到的困难相比,只不过是娃娃们的游戏罢了。你将因此受到党的审查。”
然后,朱可夫把那个连长和那个连所在营的营长叫来,命令他们立即清洗坦克。2个小时后,坦克清洗完了,朱可夫命令士兵回去睡觉,把连长留下来,严厉地批评道:“这次你留给我的印象是,你当连长还不够成熟。下次你再这样干就不会这样便宜了。我警告你!”
常示范是说朱可夫治军强调军官自身的榜样作用。有一次,朱可夫检查军容风纪,全团只有一个士兵的皮靴没有擦亮。他问值班军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