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页)
,想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印度从俄罗斯购买了数架大型加油机,印度空军在西北地区有大量机场,而且战机的作战半径多在五百千米到六百千米之间,即便是腿短的Mig-29也不需要加油机的支援。也就是说,印度空军很有可能为海军舰载战斗机提供空中加油支援。
“Mig-29K有空中加油设备吗?”
“有,印度海军特别要求的。”军官稍微迟疑了一下,“上校,你是说……”
“立即联系巴基斯坦海军,加强瓜达尔港的防空力度。另外,联系巴基斯坦空军,不要奔袭印度航母,集中力量拦截印度空军与海军的攻击机群。有了加油机的支持,那两艘航母放出战斗机之后就会转向南下,离开‘雷霆’战斗机的打击范围。”
消息火速发了出去,却稍微晚了一点。
收到第一次警报的时候,驻扎在巴基斯坦南部地区的一个“雷霆”中队与两个“雷电”中队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十二架“雷霆”战斗机携带三具大型副油箱、四枚C-803反舰导弹与两枚“霹雳-11”格斗导弹,负责攻击印度航母,二十四架“雷电”战斗机携带三具大型副油箱、两枚“霹雳-12”中程空对空导弹与四枚“霹雳-11”格斗导弹,负责为“雷霆”战斗机护航。
当时,三个中队的战斗机都已挂好了弹药,正在准备起飞。
收到命令之后,三座基地内的勤务人员再次忙碌了起来。
十分钟后,第一批“雷电”战斗机紧急起飞。每架“雷电”少带了两具副油箱,多挂了两枚中程空对空导弹,作战模式由战术护航转变为防空拦截。
十二架“雷霆”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必须卸下反舰导弹与机翼下的副油箱,换上中程空对空导弹与格斗导弹。即便是技术最熟练的勤务人员,也至少需要二十五分钟才能完成所有工作。
对于用“秒”来计算时间的现代化战争,二十五分钟足以改变战斗结局了。
更糟糕的是,巴基斯坦空军没有派来预警机。主要是部署在南部地区的战斗机数量偏少,难以为预警机提供护航战斗机。巴基斯坦空军仅有三架“萨伯-2000”,白天各出动了一次,夜间都在进行维护,为明天的战斗做准备。
印度空军也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
从海得巴拉西面的丹杜尔空军基地起飞的、为海军攻击机护航的二十四架Su-30MKI没有直接杀入巴基斯坦领空,而是首先进入阿拉伯海上空,与海军攻击机群会合之后才杀往瓜达尔。
如果印度空军的护航战斗机提前进入巴基斯坦领空,直接扑向巴基斯坦空军基地,很有可赶在“雷电”战斗机紧急起飞的时候到达。即便印度空军的A-50I难以及时赶到,Su-30MKI凭借更加先进的机载雷达,性能出色的R-77中程空对空导弹,完全能够打“雷电”一个措手不及。
印度空军的失误,并没有让局势变得对巴基斯坦有利。
防空警报拉响的时候,瓜达尔港内有四艘导弹护卫舰,两艘轻型护卫舰,六艘导弹快艇与一艘综合补给舰。除了早已离港的三艘“阿古斯塔90B”型潜艇,进驻潜艇洞库的另外三艘潜艇之外,这几乎是巴基斯坦海军的全部家底了。
六点十五分,在A-50I的支援下,Su-30MKI机群首先向“雷电”机群开火。
雷达预警机尖叫起来的时候,“雷电”战斗机根本来不及避开以四马赫的速度射来的R-77型中程空对空导弹。
与白天的空战一样,得到预警机支持,发动突然攻击的一方大获全胜。
此时,十二架“雷霆”战斗机刚刚离开机场,巴基斯坦空军派来的“萨伯-2000”型预警机才到达拉尔卡纳附近,最快也只能在四十分钟之后赶到。
印度海军的Mig-29K机群在二十五分钟之后就将攻击瓜达尔港。
顺利击退了巴基斯坦防空战斗机后,Su-30MKI没有进入巴基斯坦领空,似乎惧怕部署在瓜达尔的远程防空导弹。
六点三十分,掠海飞行的Mig-29K战斗机开始爬高。
五分钟后,七架Mig-29K首先向一百一十公里外的瓜达尔港发射了反舰导弹。
剩下的十九架Mig-29K继续前进。
它们不是不想尽快发射导弹,而是其携带的空对地导弹的最大射程只有七十公里,而不是反舰导弹的一百二十公里。
五分钟后,这十九架Mig-29K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