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她)已经成为你最亲的人。你们在一起相互扶持、一起开创属于你们自己的人生,你们在一起不会互相牵绊,而会互相成长。
很多恋爱都过不了第二、第三阶段的,男人的爱,来的快去的也快,当他高烧期退潮以后,大部分就玩自己的去了。而受冷落的女人,就会怨恨、憎恶、撕扯,谁知越拉越远,本来是放风筝,却成了拔河比赛,不一会儿就断线,然后爱情结束。
这个跟你优秀不优秀无关,但跟你情商有关。
戴安娜的情商就很低,所以爱情之路坎坷万分。照理来说,她贵为王妃,年轻美貌多金,不该是被抛弃的对象,但是她那极度的不安全感毁了她。到了恋爱的第二阶段,男人们开始疏远的时候,这种女人会拼命地拉紧绳索,像《神雕侠侣》那位裘千尺的名言:“丈夫、丈夫,就是一丈之夫。”没有男人能经受住这些,他们纷纷从她们的牢笼里逃亡,恋爱失败。
男人的热情多以半年为期,半年以后如果还能彼此相安相爱,那基本判定不是激情热情,而是“真爱”。真爱不是一面的激情,而是理性与感情的双重融合。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五。甄氏:不该后悔的爱(4)
但是那个时代,曹丕之于甄氏,半年为期。内府妻妾成群,甄氏开始受冷落。
她早就预料到了。
虽然没有读过爱情心理学,不知道所谓第一、第二期,但是凭借着女人的本能,她预感到这段感情的不长久。曹丕是爱她,但只是宠爱。这种爱,跟你喜欢家里小猫小狗一样,它病了你也会着急,它死了你也会掉泪,但是你绝对不会跟它同生共死。因为在你跟它之间,天生的不平等,居高临下。
更何况,还有再嫁之身的阴影。
她开始另想对策。
在封建社会,一个女人想要巩固住自己的地位,有三种途径:第一,丈夫的爱;第二,生儿子;第三,得到婆婆的欢心。第一条她开始失去,第二条她已经具备(她给曹丕生了太子曹睿),现在需要着手的是第三条——进攻婆婆。
历史这么记载:“十六年七月,太祖征关中,武宣皇后从,留孟津,帝居守邺。时武宣皇后体小不安,后不得定省,忧怖,昼夜泣涕。”自己的婆婆卞氏病了,自己不在身边,因此日夜哭泣。左右的人都说“已经好了”,她不信,说“从前婆婆在家里,犯了老毛病都很长时间不好,现在怎么快就好了?”依然哭,最后卞氏亲自写信告诉她,她才高兴。等卞氏随大军归来,她望着卞氏的轿子就落下泪来。
4年后,曹操再率大军南下,进击孙权,一家大小都随军出发,婆婆、丈夫、儿子与女儿都去了,她病了留在邺城。次年,大军班师,婆婆见她又白又嫩,容光焕发,诧曰:“你跟孩子们分离了这么久日子,难道不思念他们?”她笑曰:“他们随着奶奶,我还担心啥?”
古代交通不便,不像现在有手机视频,婆婆病了,她日夜哭泣,谁看见了?谁传的?大军归来,众目睽睽之下,她望着婆婆的轿子就掉下泪来。这种孝顺秀做了一个十足。儿女尚幼,怎能不牵挂4年?这种话也就是安慰老人家罢了。
我们也不能刻薄地推测,她所做的一切,一点真感情都没有,但是更多的可能还是一种安身立命的计谋而已。她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登上正妻之位才能真正自保,因此战略战术就是拿下婆婆,牵住丈夫,生下儿子。最后,她的目的达到,卞氏嗟叹曰:“此真孝妇也。”(《裴注三国志?魏书》)
5。人生亮色
就在踌躇满志以图后位的时候,她遇到了生命中第三个男人,这让她的算计和前途几乎毁于一旦。但是,在她处处小心翼翼的灰色生命里,这也许是唯一的亮色了。
他叫曹植,是她丈夫的弟弟,小她10岁。
三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频繁,汉室倾颓,人们的生命时时刻刻危在旦夕。生命的危机意识让传统价值逐渐崩溃,士人才子们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眼前的世界,一种新的情趣来体验各自的人生。他们大多追求展现自我,在生命的瞬间追求生存价值的永恒,因此行为任性不羁,超越世俗,曹植就是代表之一。
曹植是曹操与卞氏的第三子,自幼颖慧,年10余岁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自是才华横溢。曹操是个重文采的人,因此他深得曹操的宠爱。可惜他的才是文学上的才,政治头脑不清,在几次太子人选的考验上,都因为任性放纵,不守成规,败给了哥哥曹丕,最后曹操还是选择了曹丕继承大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