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第1/4 页)
在解释的时候,宋浩明显得有些得意,这种开凿车正是他根据商科学校里学的“泰勒管理法”的一些相关原理研制的,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工作效能
这时,一辆满是石粉的卡车开了出来,这正好是放炮时间,敲锣声、哨子声、人喊声在山谷间响了起来……手拿着小旗的工人挡住了汽车
“放炮了,下车,到安全区”
在工人的注视中,宋浩明敏捷地跳下车去,然后随着詹天佑一同撤到了安全区,两人望着放炮的山洞突然,随着一阵汽笛声响起,轰隆隆的爆炸声从山洞内传出,震得山摇地动,如火龙吐雾一般,隧道内喷出了一大团石尘……
又过了几分钟,警戒的工人才大声宣布开工,一辆卡车满着工人朝着满是石尘的隧道内倒车而去
正在和工地负责人谈着的宋浩明走到詹天佑的身边,说道:
“好了,按现在的进度,下个月,这条隧道就能打通”
“你们用的是军用炸药”
先前感受着爆炸时脚下的震动和炮响,詹天佑直接开口询问道,修京张铁路时,他使用的是黑火药,只有碰到硬石时,才会用进口的硝铵炸药,而这里使用的炸药从爆炸力度上来看,应该是比硝铵炸药威力大的军用炸药
“要赶进度啊像这长宝段,公司给了我两千吨炸药,想在这样的地型修铁路,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一路炸过去,要不然,就得顺着山势,可顺着山势,铁路的运力、度都会受到限制,建设时加大投资,总好过将来的运力浪费,您就是不是这个理”
他的反问却只让詹天佑为之一哑,在修京张铁路时,他就作出了妥协,以牺牲长远运力为代价,选择了一条施工成本较低的路线,事实,京张铁路应该走另一条线,那一条线路或许投资大,但是运力至少能提高三倍,相应的,只要运输量能达到,即便是加大了投资,投资收回周期却能缩短两倍以上
“哦是,是这个道理”
道理,固然是这个道理,但是詹天佑却知道,并不是所有铁路公司都会像陇海铁路公司一样,在修路时不惜工地,相比于其它铁路公司,陇海铁路公司有着一个天然优势,沿线工业区的建设,使得他们的运输量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选择运力优化的路线,而不是成本优化的路线
半个小时后,福特t型车向前奔跑,带着一股风,进入一条偏僻的山沟在山沟内有几个材料库,整天成千辆拉材料的汽车、马车和架子车,已经把前后几十公里的简易路面压坏了在车灯照耀下,公路简直像一条波浪起伏的河流
从山路上朝着山沟看去,雪夜中,那汽车大灯照亮路面的一幕,却只让詹天佑的内心一阵沸腾,他甚至有一种冲动,他希望留在这座工地上,希望能够再修一条铁路,在这里一定能实现他的那个把铁路修至全中国的梦想
在詹天佑心里如此想着的时候,汽车一转弯,摆脱了各种吼声日夜不断的工地,进到了一条幽静的山谷
詹天佑却是摇头叹了口气,他知道,至少现在自己不可能留在这里,他之所以从广东北方,是因为收到一封来自京城的电报,作为广东籍国会议员,他需要前往京城参加一个会议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他知道这次国会会议或许将会决定整个国家的未来,否则他也不会离开广东的铁路公司
大总统重设国务院后,将任命李子诚为国务总理,这只是报纸上泄露出的一个消息,是真是假没人知道,但詹天佑却希望是真的,他知道相比于很多人,李子诚或许年青,但绝对是个办事情的人,如果大总统真的选了李子诚为国务总理,没准真是中国之福
大总统长于练兵,李子诚长于实业
两人一人为大总统,一人为国务总理,真可谓是双壁合一,若是两人齐心协力,那十年之后,中国面貌只怕真的会大不同
在离开广东时,詹天佑的心里多少有些疑虑,但是现在,在陇海线的工地上走了一圈后,他却不再怀疑了,而他甚至隐隐期待着李子诚能够尽快去京城,去京城出任国务总理,到那时,没准,自己可以把那份中国铁路规划图展示给他,然后赢得他的支持,有了他的支持,再有了陇海铁路公司的这支军事化的工程队作支持,十年,十年,他就能把铁路修到全中国到那时,全中国每一个省府都会通上火车所有中国人都将享受到现代交通带来的便利,各省的商品也能从此行销全国,甚至行销世界
见詹天佑沉默不语的望着车外,不想打断他的思绪的宋浩明便朝着车外看去,对面山坡上的村庄里有狗咬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