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1/4 页)
“我想……”
在翻译将石井的话翻译过来之后,沉呤着的,陆却是悄然一笑,然后指着和约文本说道
“我想贵方误会了我国的意思”
“误会?”
在众人诧异的时候,陆朗声回答道
“当年东三省会议时,就关东州租约事,贵国全权大使已经应允承继俄罗斯帝国未满年限,所以·在租界期限上,我国无意作出修改,只是希望在这一和约上·贵国再次应允承继俄罗斯帝国未满年限”
按照袁世凯的要求,陆并没有在这个问题进行什么争论,而石井菊次郎也没有进行任何争论,既然中国人无意现在收回关东州,而他也未做出其它让步,就已经完成了东京方面的交待,所以双方只是略加辩论,这一项就同意通过了,在通过这一条时,石井菊次郎以至满意的说道
“真希望剩余各条·都能这样痛快商定”
而无论是陆或石井却不知道,袁世凯为何会提出这么一条“本无必要”的条款,对于袁世凯而言,他有着自己的打算和心思,当年的东三省善后会议正是袁世凯出任北洋大臣时所签定,当年他指示的谈判代表尽可能的挽回国家权益·但他却深知,付出十万人死伤的代价方才得到的关东州和南满铁路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当年他只是坚持日人续俄人之期
但当年的东三省会议,却是由中国和日本两国商定,若是中国势弱,所谓续俄国剩余之期,不过只是字面文章,而这次谈判,却与以往谈判不同,英法两国为确保远东局局,均同意于和约文本附属,换句话来说,就是英法两国将以两国的信誉作为条约执行的保证
只需关东州的条款加进去,八年后,租约到期,中国收回关东州以及南满铁路,就能够利用这一条约把英国、法国裹胁进来,至少到时他们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支持日本,而且这一条约,还有美国作为见证,无论是英国或是法国,绝不会完全拿国家信誉去开玩笑
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袁世凯才会坚持提出这一个“本无必要”的条款,既然只是为了让日本人进“套”,自然无需进行太多的辩论,而这一心思,以至也就只有袁世凯一个人才知道
外人不曾得知,自然也就有了石井菊次郎的称赞,在石井称赞之后,他又看了一下钟表,随后便看着陆说道
“总长阁下,现在还有一个小时,我想我们完全有时间去讨论剩余条款”
此时石井菊次郎显得有些急切,什么是剩余条款,第五条,同样也是整个谈判的最后一条,此时对于石井而言,最大的年愿望就是能够尽快结束谈判
同样的对于朱尔典、芮恩施康德三人来说,他们同样希望这场谈判尽快结束,几乎是在石井的话音一落,朱尔典便抢在陆想要开口说话前,抢声说道
“我们认为,为中国和日本的长久利益,现在应该将谈判继续进行下去”
面对朱尔典的话语,陆只是不予置否的一笑,然后他便点了点头
第五条,是这次谈判的最一条,一但这一条通过,就意味着中国和日本便能够在和约上签字,同时,日本也将开始从山东撤军,而这一条非常简单
“日本帝国作为外交许诺,为东洋之和平,永不侵犯中国于东洋事物,但凡涉及中国之利益,当应与中国协商,否则一应无效”
这一看似简单的条款,实际上是并非完全出自袁世凯之手,他的前半段出自朱尔典之手而这一条之所以是由朱尔典提出,在日本欲染指胶澳,朱尔典力劝袁世凯作出让步时,以中国有胶澳问题上作出让步日本作出“安全背”的形式来保证中国的安全
在听到这一条款时,朱尔典看着谈判桌前的中日两国代表,心下却是不断的感叹着时局的变化无常,当初自己向袁世凯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中国的安全,而现在,中国人为什么提出这一条呢?
是为了日本人的面子?
还是为了……?
无数个念头在朱尔典的心头涌起,而石井菊次郎却是在整场谈判中第一次展显露发自内心的笑容,第五条,只有第五条能让他重找回大日本帝国曾经的荣耀
“日本帝国作为外交许诺,为东洋之和平,永不侵犯中国”
仅仅只是这么一条,就足以让中国人在气势上矮上半头,心下这么想着石井菊次郎便朝着陆看去,试图在他的脸上找出一些异样之色可让他失望的却是,在陆的脸上根本就看不到任何情绪的波动,以至就连那位年青的翻译施履则也只是认真的作着口译全似这一条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