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页)
的街道,再加上不时可见的马、驴、骡子等大牲口随地拉出的屎尿,李子诚只是尴尬的一笑。
“以后,至少在我的工厂,绝不会看到这些!”
我的工厂会是什么模样呢?
马车上,李子诚看着那稀落似野草似的田地。
“茂生,这地……”
“李先生,东海经黄河故道,地大都是沙地,地劣且盐碱甚多,所以……”
徐子茂这位徐州市推荐来的联络员,有些尴尬的说道,只要一看这地,对地价自然也就有了谱,**公司开出的平均1o块的高价,督军府扣了点,徐州又扣了点,而且这6o万亩地,实际上核价用地不过1o万亩,而另外5o万亩,则是根据合同官田放公司,可即便如此,那1o万亩地里头至少还有五六成的水分,这一次征地,不知道养肥了多少人。到最后,尴尬的一笑,徐子茂便不再言语,
“嗯!”
应一声,原本担心自己的钱还不够征地李子诚这会才算松一口气,劣地好啊,地劣,便宜!
马车沿着泛着盐碱白的土路走了两钟头以后,依稀能看到正在田里收割着本就不多的小麦的农民,而这时路边却出现了一个木牌。
“停车,快停车!”
马车不过是刚一停下来,李子诚便跳下马车,看着那木牌。
“**公司陇海路局界!”
手按着那木牌,看着远处的云台山,再朝周围那杂草一半、麦一半的田里看去,这,从这里开始,直到大海,那可都是**公司的地界了,不对,准确的来说,这地是姓李了!
心头乐呵着,李子诚便兴致勃勃的朝东,朝着大海的方向走着,这田、这地都是自己的,这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地方,现在可都是姓李的。
“致远,打今起,这地可就随你的姓了!”
“东南西北走一天,撒泡也也没肥人家的田!”
轻应着,已经走进路边那长不出多少麦的麦田,弯下腰身,李子诚抓了一把土,中国人骨子里刻着浓浓的土地情节,当自己看到这片地的时候,脑子里冒出的竟然不是在这里盖房办厂,而是,看着这地,知道这地姓李,自己就心满意足了。
暖暖的海风吹来的时候,望着鹰游门,漫步在满是盐碱地的滩头上,李子诚头不回的冲着身后的穆湘?说道。
“以后,以后这里就叫连云港了,咱们要在这建起一副大大的基业!”
望着大海,同样有心感慨的穆湘?轻应一声。
“致远,估计再过几天,第一批工人,也就来了,你可得好好想想要怎么调教那些人?”
调教!
这个词只让李子诚一笑,可笑容背后却带着一丝凝重,那些人可是都跋扈惯了,这件事的确的费费神。
“等他们来了再说,调教,慢慢来!”
(终于,李子诚到达了连云港,连云港的故事开始了,这里将会是一个开始,一个截然不同的开始,在这里,所有人都将为着一个目标而努力,一个主角给予他们的梦想和目标!)。
第051章 借刀一用(第一更,求推荐!)
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
此话古来如此,从来不假,打从去年1o月1o日,武昌义战起,这一时间,举国上下革命大潮即起,一时间革命党人、起义新军,为图全国光复,抵抗清军,起事之后无不纷纷招兵买马,而更多的省份却是民军起事,各地响应。
短短数月间,若大的中国,民军四起,没过几日,这满清也就亡了。而这些在革命起作用的武装,除掉各个地方的新军,那些起作用的所谓民军很多是各地方的自卫团,再加上土匪武装、绿林好汉,或者是帮会的武装组织。
等到革命党人掌了权,这些以绿林好汉为骨干的民军,自然的也就成了包袱。而绿林好汉投身革命的目的,用他们的话来说,是希望“捞过一番新世界”。而军政府又是军饷不足,无论如何不可能维持十几万民军。而民军的存在更是使军政府威令不行;难于正常运作。
此时,共和后曾作为都的南京,这会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乱!
在同盟会、光复会的组织下,当年先是为了保卫南京,接着又为了北伐的6续赶来支援的各省部队有粤军、桂军、赣军、浙军、湘军、闽军……再加上形形色色的附近几省组织的民军、敢死队之类的队伍,虽说这些人都未赶上光复南京,可现如今举国光复了,个顶个的以光复功臣自居,在这南京城内外纷纷乱乱的的队伍6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