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量地进货。超市由于商品种类繁多,所以堆满存货。加上鲜乳工厂等是个别进自家商品,所以进货的车辆一天就高达约70台。
这么下去,超市无法经营下去。那就要将既有的物流架构完全改变。决定之后,他提出要批发商分批送货,要厂商一起运送其他公司的产品。虽然遭到很大的反对,但只要一天不实现,超市就无法成功。虽然遭到拒绝,他还是很有耐心地去说服,终于得到认同,突破了障碍。
之后,他一一突破横阻在眼前既有的常识框架。
就连最近所设立的IY银行(现在的7银行)也是如此。这是为了要在7…ELEVEN的店内装设ATM(自动提款机),而由IY集团(现在的7&I Holdings)所设立的银行。“流通业要创立银行是不可能的”,“外行人不可能办到的”,又是反对声浪此起彼伏。
而在和给予协助的银行人员实际磋商中,他们才逐渐明白这是何等困难的事。所以,也有人提出,不要设立新银行,而是与现有的银行共同经营ATM。
但是,铃木先生说:“自行出资的银行,如果不能照自己的意思来营运,那就毫无意义。”由于是领导者所决定的,专案小组于是尽全力探索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方法。终于,在千呼万唤下,银行开业了。之后,由于积极地增加ATM的设置数量,顾客的使用频率达到引爆点,营运就此步入了轨道。
31。领导者的条件之三:不否定过去,就不会产生新的东西
做过无以计数决定的铃木先生这样说道——当你想“做到刚刚好即可”,这时就开始走下坡。
要使组织不左右摇摆,在上位者一旦决定这件事有挑战的价值,就要作为信念,贯彻到底。去做别人不做的事、别人做不到的事,的确并不容易。但是,当你开始想说“做到刚刚好,适度即可”、“这样就够了”,这时就会开始走下坡。
当我想到,如果不去挑战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就无法开拓未来时,我只能不顾一切地勇往直前。只要领导者决定去做,众人的力量汇聚在一个方向,人的潜力就会被激发,其成果是超乎想像的。7…ELEVEN的历史,正是如此周而复始的。
第五阶段 成为领导者之后,该如何做?具备领导能力(3)
领导者一旦做出决断,那就会成为支点,当力量集中在一点,从前不动如山的,也会为之撼动。最要不得的,就是支点摇摆不定。关键就在于,支点是在何处。无论多么困难,只要下了决定,就会激发出力量。而这就取决于领导者的决断力了。
做别人不做的事、做不到的事。与这个决定互为表里关系的,就是“否定过去做法的能力”。铃木先生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要否定过去”,“如果不能完全否定过去,就无法真正产生新的东西”。
挂在总部大楼入口处的标语——“因应变化,贯彻原则”,其下方也写着副标语——“否定过去,做有前瞻性的事”。
虽然许多人理性上都知道挑战新事物是很重要的,却无法从至今的做法中抽离,迈开脚步。也正因此,领导者所被寄予的,就是“否定过去的能力”,而这正是决断力的后盾。
否定过去的能力要从何产生呢?“生手”不受限于过去经验,所以才能否定过去。
比方说,7…ELEVEN在草创之际,之所以能一一突破无数的障碍,就是因为当时的成员在流通业等于是个生手,没有过去的经验,才得以不受过去买卖的惯性、业界的常识所羁绊。我自己最初也是在出版经销的东贩公司上班,30岁转换到伊藤洋华堂时,也是个完全的生手。
IY银行最终得以设立,也是由于一群生手,对金融业毫无经验,否定了既有的常识才得以成功。银行所派遣从旁协助的人,当初也是被过去的经验所束缚。但他们一接触到生手集团的想法,就否定了既有的做法,一起贡献心力。这就是生手的优势。而重点是,这个生手的单纯能延展到什么地步。不要忘记“生手的单纯”是每个人都具备的。
我在每年的迎新典礼上都会对新进员工说,绝对不可忘记至今身为顾客的感受。因为他们在进公司前,对店家抱怨、批判,但进了公司,就认为那是顾客的任性,完全是卖方的感觉了。
当他们稍微适应了公司,就认为自己是个行家,或者他们只是个半调子,却逐渐遗忘了生手的感觉。行家会以过去的经验来思考事情。这就意味着,即使进了公司也不可老油条,也不要一副行家的模样。
握有决定权的领导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