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灭掉两个,家业方可归你所有。〃
梅氏茅塞顿开。
〃你依我言而行,定无差错,此为其一,其二,对府中奴婢们,也时而施以小惠。〃梅榕洋洋自得:
〃这又是为何?〃
〃结为心腹。〃梅榕老谋深算地说:〃奴婢仆佣,皆图小利,笼络尔等,必有大用。〃
〃全明白了。〃梅氏觉得,哥哥未做当朝宰相,朝廷的损失。
梅氏回府,旧貌换新颜。对儿女,亲亲热热,嘘寒问暖;对下人,施以小惠。不出梅榕所料,那些下人,屡得赏赐,皆说梅氏好话。
李雄初有疑惑,人心性子,岂如戏法,说变就变。而梅氏横竖两张嘴,白日蜜语甜言,夜间被窝讨好,怎叫人不珍爱。
日子仿佛糖罐里打转,梅氏极想生个儿子,任李雄播种两年,不见收成。梅氏心中焦急,常往寺庙庵堂,烧香许愿,果真灵验,怀上身孕。十月过后,产下一子,梅氏恐其难养,自己做主,取个贱名,叫亚奴,意为:比奴才还次一等。李雄心中喜悦,依了梅氏,眯眼凝视远方虚空处,似已看到,老迈之时,儿孙满堂环绕膝下乐融融景象。
眨眼一晃,亚奴年满周岁。玉英也已十四岁,与承祖一同念书,倒比弟弟聪慧,天赋极高,读书过目不忘,吟诗作赋,描花刺绣,无所不会。
李雄提到长女玉英,疼爱之情溢于言表,常与梅氏道:〃玉英女儿,生得美貌,且有才学,将来,访个饱学秀士,入赘家门,方才匹配。〃
梅氏面上带笑,心中滴血,一窝冤孽,除掉都嫌手慢,再入赘一个,家业财产,岂不流于外人之手?
2
正德十四年,陕西杨九儿,盘踞皋兰山,起义作乱。地方官军,屡战屡败。朝廷急噪,派遣大将赵忠,统领兵马,前去征讨。
赵忠赏识李雄,荐其为前部先锋,择日起程。
李雄收拾器械,打点行装,带上家丁,临行之时,嘱咐梅氏,善待儿女。梅氏满口承诺。玉英、承祖、月英,围着父亲,拽住衣袖,洒泪不舍。
〃赵爷特令,教场相会。〃府外,一官兵高声传令。
李雄一甩袖子,大步出门,不忍回头,只怕小儿女哭泣,自己伤心。出得门来,急急上马,前往教场演武厅,与诸将参军会合。
大敌当前,朝廷惯用手法……差遣兵部,犒劳三军,提气鼓劲。三军照例,跪地谢恩,山呼万岁。
艳阳笼罩,面面军旗,炽热耀目。
李雄身着银铠甲,挂剑上马,骏马鬃毛闪亮,光泽如兵将气势。
赵忠铿锵发令:前部人马,兵发皋兰山!
虹←桥书←吧←BOOK。←
第71节:狱中讼冤情·最毒小人心(2)
军令一发,鼓炮齐鸣,旌旗挥舞,铁蹄铮铮,声声厚重,震击胸膛,巨大共鸣唤醒无限荣光,热血翻滚,汗毛沸腾。出征队伍,宛如人的海洋,铺天盖地,席卷而过,教场尘土飞扬,军士呐喊开道,声响穿透皇城院墙,传到宫殿深处,仅存隐约一点。
李雄带领队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到达陕西地面,安营扎寨。
隔天,杨九军前来,双方鏖战数日,互有胜负。
七月十四日,后部军队到达,与李雄前部会合,准备围剿叛贼。杨九儿获悉,派谴大将一员,单率精兵五千,前来挑衅。赵统领命李雄,领部下迎战。李雄率部出击,将士神勇,猛烈撕杀,顷刻间,贼兵溃不成军,后队改前队,大败逃走;李雄恋战,追逐数里,贼兵钻进山路,李雄兵将,锲而不舍,紧随而入;忽而,贼兵消遁,四周异常静谧,抬眼上望,几片树叶飘落,一种可怕预感升腾,李雄神经,犹如琴弦,铮然断裂,与此同时,喊杀声音,响彻山谷,伏兵四起,将李雄队伍,团团围住。
李雄率兵士,左冲右突,漫山遍野,刀剑搅拌肉泥,无数血肉头颅,似暴雨倾盆,刷出道道猩红屏障,涨痛眼球;不断有人被死尸绊倒,未及爬起,又遭砍杀,汩汩血水,席地横流,嘶哑叫喊,吟成一曲惨烈哀歌。
李雄部,终于寡不敌众,兵士愈杀愈少,杀至最后,独剩李雄一人,下腹已被刀剑捅穿,肠子迸射而出,坠于裤垮之间,李雄右手持刀,左手抓肠,往腹腔里塞,肠子滑腻,脂肪粘黏,握捏不住,肚子剧烈起伏,呕吐猛然来袭,痛楚到极至,人已麻木,李雄眼睛塌陷,皮肤枯萎,英武威猛面容,刹那化作焦土颜色,与血液浸泡的银色铠甲,恰成鲜明对照。
敌兵围拢,李雄刀横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