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4 页)
人尚属首次踏足冥界,只是在殿内看到这七彩流离的生死源头——轮回六道,感受到种种此生难忘的震撼,对个中情况根本不甚了解,此刻闻言之下不由满头雾水。
他们或许不知这轮转山方圆百里之地,乃人间界、天界与冥界的交接点,是天地三界最为玄秘难测之地,其中的“六道轮回殿”更是秘中之秘。
“六道轮回殿”,顾名思义便是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的总称,三界万千生灵体内所附的魂灵魄体均是由此逸散而出,轮回交替,万物始有灵性,天地才能得以永久生生不息。
谁知今日的“六道轮回殿”竟无端现出第七道轮回,这怎能不让冥界诸神惊惶失措呢?
玄冥帝君眼中神光劲射,口中喃喃道:“七道轮回现世,天地平衡已乱,三界浩劫再所难免!”
“本帝必须赶往天界向天帝通报此事,诸位请回,记得通知玄门各宗,全力准备应劫之变吧!”
话音一落,她的身形便已飘然远去,消逝在殿外漫漫阴雾蒸腾之中。
第三卷 第十四章 三界六道
姑射山,“灵鸾宫”内,神玄二宗五位宗师级数的人物列席而坐,四下一片沉寂,气氛显得异常凝重。
身着七彩华服、容颜绝美的女娲娘娘居于主席之上,面对席下诸神,沉吟道:“在座诸君,相信大家都应该清楚此次应天帝之邀聚会我姑射山的目的,商讨一个应付天道大劫的万全之策!首先,大家不如先听听玄冥帝君详述一下整件事的经过。”
语罢,女娲娘娘玉手轻扬,客气地向左席首位端坐的玄冥帝君示意。
玄冥帝君还了一礼,起身先向席间道友一一颌首示意,然后从耀阳与倚弦在冥界的初次出现,一直说到“第七道轮回”出现的始末一五一十道出,最后总结道:“据我所知整件事的起因,似乎都与这两名少年有关,只是不知他们究竟是何来历?”
听完整个过程,在座诸神都面露惊色,不由窃议纷纷,开始揣测两名少年的来历。
元始天尊略作犹豫,首先问道:“请问娘娘,那名唤作‘妲己’的狐妖怎会有你的‘五彩石符’?难道她是你门下弟子么?”
女娲肃容答道:“此妖虽非我门下弟子,但在‘灵鸾宫’励志苦修五百余载,其恒心毅力非同一般,之所以我会用‘五彩石符’遣她前往朝歌,一来是为了震慑群妖,以防殷商妖孽兴风作浪;二来是相助西方新君的崛起,策作内应以备不时之需!”
“原来如此!”元始天尊道,“既然最早在冥界发现二名少年的是她,不知她对他们又了解多少呢?”
女娲道:“至于冥界追摄二名少年之事,据她说是因为此二人伙同魔宗高手潜入宫城窃取皇城秘宝,后来被她所发现,谁知激战数合之后,失手将二人击毙,所以赶往冥界唤回二人魂魄,希望借此查问魔宗意图所在!”
诸神听到其中关键,不由齐声问道:“结果如何?”
女娲螓首轻摇,道:“可惜那两名少年只是屈服于金傀符之下的傀儡,自是查不出什么结果,只好放了他们返回冥界轮回。谁知他们最后仍是被魔宗所用,成了邪魔外道企图颠覆三界六道的罪魁祸首!”
“天道浩劫的征兆现世,三界又要多事,人间也难免生灵涂炭!”右席首位是一位鹤发绝顶的道袍老者,正是玄门三宗之一——蜀山剑宗的宗主洪均老祖,只见他长叹了一口气,又道:“想不到魔妖二宗终究还是本性难移,沉寂千年后又再惹事端,料来这二名少年定是魔门处心积虑所安排!”
左席第二位是元宗宗主太上老君,只见他鹤发白眉,双目神光炯炯,一举一动之间自有一番不俗威仪。他思忖了半响,才皱眉道:“老道我觉得最奇怪的是,这二名少年究竟是魔宗的什么人?怎会如此轻易便解除魔璧封印并将魔能据为己有呢?”
“至于那两名少年的来历,我宗弟子姜尚曾因缘际会为此二人驳过命相,所以应该算得上略知一二。”右席洪均老祖下首的元始天尊略作迟疑道,“只是……”
此言一出,惹得席间众神齐齐露出静待下文的好奇神情。
女娲轻咦了一声,亦禁不住问道:“只是什么?”
元始天尊轩眉紧蹙,道:“只是他们的命相怪异之极,实在令人难以相信——这浩然天地诞生万灵,又怎么可能会有如此阴损矛盾的命格相骨存世呢?”
神玄宗门的修身炼道之法,首重先天根器的甄选,故而在座诸神无一例外都是先天命相数术的宗师,此时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