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2/4 页)
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以后中国再不是满人皇帝的天下,国家兴亡再不是皇帝太后几个人说了算,也要象外国那样,大总统由国民共选,以国民公举出的议员组成议会,取代朝廷决定国家大事。”
见苏元春静静地听着,张锦芳心想有门,继续说教:“中国积贫积弱,以四万万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被列强象揉面团般玩来玩去,丧师辱国、割地赔款,太不应该了。大清气数将尽,老太婆也没几天活头了,如今强邻迫境,夺权索利、蚕食鲸吞,国势堪忧啊!标下以为,大帅身为抗法名将,素为革命党所敬重,应当顺应时代潮流,投身于共和革命,近可以拯救国家、拯救百姓,远可以名垂青史、千古留芳。大帅忠心为国,皇帝、太后居然对你这样,奸臣得势,忠臣蒙冤啊!没见明朝吗,杀了袁崇焕,大明江山也跟着玩完。这个朝廷没治了,大帅,跟标下回去吧。”
苏元春一直没有说话。说实在话,他对大清朝廷已经失去了希望,太后主政,堂堂的天子皇帝倒象挂在狗肉店门面的羊头那样,只是个摆设而已;君主昏庸,佞臣得势,列强环伺,虎视鹰瞵,大清的气数看来真如张锦芳所说,屈指可数了。他不禁想起李鸿章在世时对他说过的话:“老夫也希望大清能回到汉武帝那样的年代:‘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有这样的君主、这样的朝臣,想振兴国家已经是天方夜谭。
他心里突然震了一下:家父死于国难,自己身为武将,为抗敌镇边耗尽了大半生心血,虽然蒙冤受屈远戍西北,是是非非自有后人评说。君不仁,臣不能不忠,岳飞、袁崇焕死了,还是千古流芳的忠臣,眼下自己孑然一身,平反昭雪已经无望,穷得只剩下身后的名节了,如果改弦易辙背叛朝廷,后人会在大连城白玉洞留下的那块无字碑上刻下什么呢?
愚忠就愚忠吧,好歹还有个“忠”字啊!他郁郁地说:“你们做什么事我不管,但我不能跟你回去。我年老体衰,已经心如古井,兴不起风浪了。”
张锦芳还不甘心:“大帅,并不需要你做什么,出个面就行了。”
“你们是看上了我的声望吧?树倒猢狲散,黄云高、陈桂林、黄守忠这些人,还有下面的帮带哨管都受了牵连,革职的革职,开缺的开缺,只剩下陆荣廷那伙后来招募的游勇了——听说陆荣廷现在蛮吃得开?”
张锦芳见他把话题转开,知道事情已经无望,便不再坚持,顺着他的话头说道:“这小子滑头,连岑春煊也被他蒙了。剿匪的时候,他让龙济光在前面剿,他带自己的人在后面抚,(奇*书*网^。^整*理*提*供)手上的兵马越来越多,岑春煊也不得不给他三分面子。”
“这贼头!我早看得出来,他比马盛治有头脑。德仔还好吧,他怎么没来看我?”
“德仔回去以后,陆荣廷以资遣为名,在大连城划了一片水田给他,和阿兰两口子过得和和美美的,真叫人眼红。可惜不久前上山打猎跌断了腿,来不了,他知道你旧伤经常发作,让我带了些治风湿跌打的药材。”
“回去给他带句话,就说我想他,腿伤养好以后抽个空来看我。这里朝廷耳目甚多,不是久留之地,你就住在我这里,尽量少出门,休息一、两天,尽快回去吧。”
张锦芳回广西几个月后,传来孙中山亲临镇南关领导同盟会发动起义的消息,起义军占领了右辅山三炮台,还利用台上配置的洋炮轰击反攻的清军。在清廷严令谴责下,继岑春煊任两广总督的张人骏督饬陆荣廷、龙济光率重兵反攻,历时七天才把义军击溃,退入越南燕子山黄文探义军营地休整。
第一百四十八章 昭雪有望
这天的“吃辘轳会”又轮到载澜做东。宴席刚刚开始,联魁便举起酒杯道:“澜公爷,在下喧宾夺主了。今天第一杯酒,先为子熙兄和伯谦兄道贺。”
载澜不解地看着两人:“二位又有什么喜事?”
联魁取出邸报念道:“有人奏,粤匪日炽,由于前督岑春煊等冤屈能员,无人办匪,急宜昭雪各折片,着张人骏按照所参各节,秉公确切分别查明,据实具奏。”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朝廷圣明啊!”苏元春大喜过望,双手举起酒杯,示天祭地,然后一饮而尽,“只要不是岑春煊之流核查,无论是谁,都可以还元春一身清白。”
裴景福早已知道这件事情,笑道:“子熙兄放心,张人骏是张佩纶的侄子,直隶人,进士出身,为人十分正派。他与岑春煊绝无瓜葛,倒和张勋有些交情。”
苏元春大喜过望,满满酌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