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这儿除了你,还有谁吗?”我决定幽他一默。
这回轮到他笑了:“是啊,我的脑子里除了诗歌还是诗歌。可你知道,这年头,诗歌不景气啊!”
“这么说,你是诗人?”我惊讶地问。
“可以这么说吧,”他若有所思地回答,“但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诗人。你呢?”
“我么,自由撰稿人,卖文为生。”我哈哈笑着。
说实在的,在这个小区,难得碰到一个搞文字工作的人,我们俩像遇到知音似的,唠起了家常。彼此在接触之中,也增加了几分了解。
诗人名叫伍进,老家陕西。陕西曾经是中国文学的沃土,这里走出了大批卓越而颇有影响的作家,像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等,听来都让人羡慕。伍进说他从小就喜欢文学,自从初一那年,在县报上发表了一首诗歌,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从此他就一发不可收地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痴迷诗歌的伍进因为严重偏科而导致高考落第,但他并没有就此颓废。之后,他在村里做了一名普通的代课老师,省下来的钱全都拿去订了《诗刊》、《诗神》这样的纯文学刊物。平时灵感迸发的时候,也会经常练笔。后来因为在几家大型刊物上发表了若干颇有影响的诗歌,被调到地区的文联工作。
文联本该是文人的天堂,可事实上,一切并非伍进想像的那般单纯。作为体制下的文人,每月拿着政府薪金,忍受着地方文人之间的拉帮结派与勾心斗角,他活得并不快乐。经过一番心理上的激烈斗争之后,他选择了辞职,来到了北京这个文人的精神家园。
眼看已经过去一年了,诗歌写了不少,发表的也有几十首,可惜微薄的稿费却不足以维持最低标准的生活……
“但是,我并不后悔,选择了诗歌,就意味着必须固守清贫。我就是要坚守诗歌这块神圣的阵地,继续在生活的道路上驰骋!”伍进的眼神是坚定的。
唉,一个全部家产不到一万五千块的男人,经过近一年的折腾,在少有收入的情况下,还能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我对伍进的现状的确有些担忧:“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啊,诗歌固然重要,但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生活都搞不好,你哪有精力写诗?”我提醒着伍进,希望他能走出一条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道路来。
“也许吧,”说这话的时候,伍进神情黯然,“其实,这些我也知道。唉,不说这些了,反正,我也得搬走了。”
“为什么?”我问。
伍进笑笑说:“这儿的房租太贵了!”
“搬走?搬到哪儿去?”我问。
“我想搬到亚运村那边去,听说那儿聚集着大量的流浪文人,没准还能找上几位志同道合的道友呢。再说了,那儿的房租便宜,我想先找间平房安顿下来,然后再做打算。”伍进踟躇着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听了他的话,我一阵心酸。转念想想,没办法啊,谁叫写诗是一门清贫的事业呢!
正所谓“兔死狐悲”,伍进和我也称得上是半个同道中人,如今见他处境维艰,心里也未免有几分感伤,我若有所思地问道:“什么时候走?”
“月底吧。”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挤出一丝笑意说,“也许,今天不应该跟你讲这么多的,只是到北京之后压抑了太久,难得碰到一位写作的。”
“其实,作为都市里的流浪者,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孤独的,”我站起身来对他说,“好啦,今天已经很晚了,我们改天再聊吧。对了,方便的话告诉我你的手机号码,我们再联系。”
“我,没有手机。”伍进表情尴尬。
“哦,没关系的。”我为自己的唐突而感到尴尬,赶紧主动弥补,“给你我的名片。”说完,我主动递给他一张名片。
“好的!”
“祝你好运!再见!”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潮起伏,为伍进的不得志,也为自己目前同样不可预知的前途和未来。我不知道自己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将来的命运会不会像伍进一样悲惨?想着想着,我的心里一阵惆怅……
。 最好的txt下载网
9月9日 终于见报
是该高兴呢,还是应该无奈的叹息才对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写的文字终于成为铅字了,只可惜,并不是什么有用的东东。
傍晚时分,我习惯性地翻开了晚报,结果,在“副刊·段子”那一版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笔名。
我这才想起来,上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