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洪武十一年七月(第2/3 页)
房,来到徐妙云床边):妙云,辛苦你了。你看,这是我们的儿子。
徐妙云(脸色略显苍白,但眼神中满是温柔和幸福):他长得真像你,咱们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朱棣(思索片刻):这孩子出生在洪武十一年,正是国家太平、繁荣发展之时,我希望他以后能有高尚的品德,心怀天下,就叫他朱高炽吧。
徐妙云(轻轻点头,微笑着说):朱高炽,这个名字好,希望他以后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第四幕:朝堂议论
时间:洪武十一年七月甲午,早朝
地点:应天府皇宫,奉天殿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的群臣,脸上带着笑意):昨日,燕王喜得嫡长子,这是我大明皇室的喜事。朕打算为皇孙举办一场盛大的满月宴,众爱卿以为如何?
胡惟庸(率先出列,拱手说道):陛下,皇孙诞生,实乃国之祥瑞,举办满月宴乃是理所当然。这不仅能彰显皇室的喜庆,也能让天下百姓感受到我大明的繁荣昌盛。
刘伯温(轻抚胡须,微微点头):丞相所言极是。不过,举办满月宴之事,还需从长计议,要确保万无一失,不可铺张浪费,以免引起百姓的不满。
朱元璋(微微颔首):刘爱卿所言甚是。此事就交由礼部负责筹备,务必办得隆重而不失庄重。
这时,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皇孙的诞生意义重大,是否应该为他早早定下一些培养计划,以便将来能为国家效力?”
朱元璋(目光坚定,说道):朕自然会为皇孙的成长做好安排。待他稍大一些,便要请天下名师教导,让他学习治国理政之术、兵法谋略之道,将来成为我大明的栋梁之才。
第五幕:兄弟关怀
时间:洪武十一年七月下旬
地点:应天府皇宫,太子东宫
朱标(坐在书房中,与幕僚商议着给朱高炽准备满月礼物的事情。这时,太监来报,说燕王朱棣的使者求见)
朱标(连忙起身):快请进来。
使者(走进书房,向朱标行礼):太子殿下,燕王殿下让我给您带来一封信,还有一些北平的特产,以表对殿下的敬意。
朱标(接过信件,打开阅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四弟有心了。你回去告诉燕王,满月宴的事情我会帮着一起筹备,让他和弟妹放心。这是我给小侄子准备的礼物,一套文房四宝和几本古籍,希望他将来能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使者(领命):殿下如此厚爱,燕王殿下和小世子定会感激不尽。
朱标(想了想,又说道):你再转告四弟,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这个做兄长的,定当全力相助。
第六幕:师者之盼
时间:洪武十一年八月初
地点:应天府,刘伯温府邸
刘伯温(坐在庭院中,品茶沉思。这时,管家来报,说宋濂来访)
刘伯温(连忙起身相迎):宋兄,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宋濂(笑着走进庭院,拱手说道):刘兄,许久不见,甚是想念。今日前来,一是看望刘兄,二是想与刘兄商讨一下皇孙的教育问题。
刘伯温(微微点头):宋兄来得正好,我也正为此事烦恼。皇孙将来肩负着国家的重任,他的教育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为他挑选一位合适的老师。
宋濂(坐下后,认真地说):我认为,皇孙的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治国经验。如此,才能教导皇孙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刘伯温(思索片刻):宋兄所言极是。我觉得,以你的才学和品德,定能胜任皇孙的老师。不知宋兄意下如何?
宋濂(连忙摆手):刘兄过誉了。我虽有些学识,但皇孙的教育责任重大,我恐怕难以担当此任。
刘伯温(笑着说):宋兄不必谦虚。你的学问和为人,在朝中都是有目共睹的。若是你能担任皇孙的老师,定能为他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两人又商议了许久,最终决定联名向朱元璋举荐宋濂为朱高炽的老师。
第七幕:未来之望
时间:洪武十一年九月,皇孙满月宴
地点:应天府皇宫,太和殿
皇宫内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的气氛。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齐聚太和殿,参加朱高炽的满月宴。
朱元璋(抱着朱高炽,满脸笑意,向众人展示):这就是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