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欢颜。
“奴婢给苏姑娘请安。”玉蓉双手端着盘托子,躬身施礼。
“常来常往的,你怎么还这么拘礼,明知我是最不爱这个的。”苏七娘笑着让玉蓉起身,指着托子上的碗碟,“又是做的你家乡的点心?”
长拘宫中,几乎没有机会见上家人一面,这些宫女们记挂亲人,把所有思念牵索都放在了家乡出众的手艺上,玉萱善做箫,玉茹会制香,而玉蓉最爱做家乡菜,来撷芳殿第一天,玉蓉就寻到小厨房,偷偷做了几样菜。后让秋茗察觉,殷三娘就以自己的名义请苏掌事把小厨房的事抬到明面,苏掌事大概顾虑到太后频频垂问姑娘们的病情,请示了太后后爽快的应了。玉蓉因此记了殷三娘的情。
玉蓉笑弯了月牙眼,连眼中淡淡的红血丝都带了异样的欢喜:“是,也不是。奴婢用家乡点心做引子,添了几样食料,苏姑娘尝尝,可合心意?”
玉蓉一面在两位姑娘的案上摆碗碟,一面唱名:“这是藕丝糕,双色泥,白果油糕,怕姑娘起腻,奴婢还煮了莲心茶,润肺滑肠是最好的。”
苏七娘看那双色泥白黄两色煞是喜人,食指大动,不由拿起碗垫上的调羹剜了一勺,细处品来,桂花与豌豆的香气在舌尖绽开,很是可口:“这点心比你前几日做的更好,可见是用心了。”
殷三娘笑着接话:“可是呢,有苏妹妹坐镇,玉蓉每日里削尖了脑袋要钻出点花样给妹妹瞧瞧呢,今儿可算如愿了。”
苏七娘闲来无事就喜欢来东厢坐坐,两人无话可说时,就爱拿玉蓉的点心品评,一来二去,玉蓉竟也上心了。
玉蓉面上微红,熠熠生辉的双眼暗暗印证了殷三娘的话。
“玉蓉手艺精湛,是她自己用心,妹妹不敢承功。”苏七娘微窘,真挚的望着玉蓉,“你能多用心自然是好的,贵主们都有一双慧眼,岂能看不出谁得力谁不得力?假以时日,你必能博得贵主欢心,荫养前程,才算不辜负你。”
玉蓉忙敛身道谢:“借姑娘吉言,奴婢记下了。”
殷三娘失笑,悫元伯素有“滑狐”之称,没想到他的女儿竟会这样实心。这样想来,不免把苏七娘的话多在脑里停留了片刻,忽觉出异样来,颠来倒去几番周折,殷三娘神色剧变,竟是凄苦莫名。
第七十九章 训诫
更新时间2012…5…18 19:01:22 字数:1233
荣禧宫中,沈八娘凝视手中一个小巧银制镂空香囊球,笑语扬扬:“姑母,真是要给我的?”
沈顺仪宠溺的摇摇头,笑斥一句:“看你,大姑娘了,还这样孩子气。”
沈八娘收了香囊,腻在沈顺仪身上:“姑母身边,八娘才宽了规矩的,外人面前,再不这样。”
八娘未挽起的青丝滑顺如绸,顺着沈顺仪的肩头铺展在她绛紫色联珠孔雀罗襦衫上,惹得沈顺仪怜爱不已。她陪伴皇上十载,膝下空虚,蒙皇上不弃,恩露不断,只是午夜梦回时分,遥及老来光景,每每寒寂怅叹。宫中女子份位再高,若无子女傍身,穷其一生挣得的荣耀也是雨后虹霓,一时光彩罢了。皇上只当她过于孤寂,迁入宫中后,遂封了沈八娘县主,便于她排解孤闷,可惜,八娘不是亲女,不能与她常伴宫中。
只感受到姑母轻轻抚着自己的发,半日听不到她说话,沈八娘不安的抬头:“姑母,八娘哪里做错了吗?”往日只有自己做了不合宫中规矩的事情,姑母才会这么沉默。
“也不是。”沈顺仪收敛心神,想到自己叫来八娘的原因,黛眉微拢,“听说你最近风头很盛,隐隐有五人之首的意思?对太后德妃作巧卖乖,对其他姑娘指手画脚?”
沈八娘的眼神晃了两晃,嬉笑着缠了上去,意图蒙混了事:“我与那四位姑娘一同入宫,她们有事请了我,怎好推脱?至于太后和德妃嘛,您说过,恭顺讨巧总是不错的,侄女时时记在心里……”偷眼望去,沈顺仪的脸色沉了下去,沈八娘赶紧打住,坐正了身子,小小声补了句,“侄女错了,请姑母责罚。”
“你心性高,凡事总想压人一头,皇上和本宫给足了你面子,你还不知足。”
沈顺仪怒极了,顺口说出“本宫”二字,沈八娘乖觉,悄悄站了起来,垂首敛眉,呼吸都变得轻了许多。
“镇日想着如何露脸博取他人欢心,这事是该露脸的吗?再说德妃,你真以为本宫不知你那点心思吗?蜀王已娶正妃,侧妃名额早报上来了,以咱们这样的人家,得回侯爵只是机缘的事,你真要舍下肃荣伯府百年的脸面,入王府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