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3/4 页)
之名……”说到后面,她的语气中,有自己都未觉察到的嗔怨。
罗擎云嘴角微微弯起,回忆道:“薛斌在半途截住我,要我去将某人从江南接到京城来。我就想啊,或许又可以见到她了……那个人小鬼大……”
妙如忙打断他:“当时你就没疑问吗?”
“为夫心里当然暗中高兴了”突然,他神情一肃,语气怪异起来,“拿着他给的令牌和密旨就上路了,半道上想起有些不对劲……所以,在船上才有那番试探……”
“哼谁知某人竟然骗我……”他做出气恼状,“害得我像傻瓜一样,被人耍得好惨”
妙如听了微怔,想起当时的情景,并没一点内疚。她那时确实没一丝绮念。想到两人在船上孤男寡女的,需要避嫌,就更没敢告诉他真相了。
罗擎云要认自己为义妹时,她当时真的很感动——难得有血亲之外的人,愿意这样呵护自己。
那一刻,她觉得即便是有再多委屈,被这位有心人看在眼里,打心里同情支持。一颗孤独已久的心灵,暂时有了片刻温暖安宁之感。她不想破坏那种美好的体验。
“什么时候你又起了心思,要娶我的……”之前妙如怀疑过,太子姬翌在其中起的作用,她一直逃避去深想。今日大殿上的情景,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自己的婚姻。
“回到京里,被太子殿下、薛斌和俞彰他们打趣时……”想起当时的糗样,罗擎云有些不敢望向妻子。
果然,真有东宫的意思在里头,妙如刚才还晶亮如星的眸子,一瞬间黯淡下来。
薛斌跟他是发小,若是太子真有此意思,会不会是托他不着痕迹地引导。而罗府如今尴尬的地位,娶了一位娘家无朝堂势力、且跟东宫有深厚渊源的她,可不就是他家族,向东宫表示忠心最好的方式?
那也难怪四殿下一发难,罗国公立刻就要撇清关系。生怕牵到夺位相争中去。可她还是不甘心,盯着罗擎云的眼睛,继续问道:“那你告诉我,你有将家族因素考虑在内吗?诸如向东宫示好?”
从对方的脸上,罗擎云感到一丝异样,老实答道:“我倒是拿此话,哄过爹爹答应这门亲事,可我心里真不是这样想的。自从掉落山谷回到京里,在我心里一直有个声音,不停地说,不能再错过你了……”
夜色朦胧,四周寂静无声,他的一番表白,像轻柔的小夜曲,让妙如有些恍惚,心跳不觉也加了速。她顾不得羞涩,抬起眼眸,朝他脸上端详起来。
黑曜石般的眸子里,寻不出一丝作伪的痕迹。可是,她跟眼前的人一起生活的日子并不长,怎知他这话中有几分真几分假。就像他爹爹罗国公一样,之前还不是以为,自己已经过关,被公爹接纳当成罗府人了。没想到今日在殿中……
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只可惜两人聚少离多。她实在无法从对方的表情里,得到万无一失的答案。
罗擎云从妻子的眼中,感受到一丝不信任的眸光。他立刻警觉起来,颤声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为何这样看着我?”
见他问了出口,妙如虽知夫妻间该坦诚相待。可古训有云:子不言父之过、疏不间亲。更何况她一刚嫁进门的外姓媳妇呢?
“到底怎么了,你倒是说实话啊?”罗擎云再一次催促道。
妙如把心一横,找到了个合适的突破口,把话题引到公爹身上:“你可知道‘孝玉’这样东西?”
对方摇了摇头,于是,她把打听到的“孝玉”的来龙去脉,贴着耳朵告诉了丈夫。
“你是从那女人口中套来的?”罗擎云蹙起眉头,随即陷入沉思。
那年在外面,撞见爹爹跟某位年轻女子在一起,他无意间说给了舅舅听。舅舅告诫他,千万别告诉他卧病在床的母亲。后来也不知因什么缘故,父亲跟舅舅闹僵了。再见那女人时,是被抬进罗府成了他父亲续娶的填房。第二日,在堂中认亲时,他才稍稍了解到其中一些关系。长大后才彻底明白过来:原来,爹爹在外面早有了女人,只是瞒着他的母亲。从此以后,他视那女人为蛇蝎,誓不两立……
难不成,祖传“孝玉”就是那时,才落到了曹氏兄妹手中的?
这就可以解释,这几年来,尤其是曹家退亲后,父亲对曹氏既厌恶,又无奈的态度了。
只是随身携带之物,怎么会到曹氏手中的呢?
那一年,好像先帝刚驾崩,母亲不久后也病倒了,父亲整日忙得不着家。他嚷着要出去找父亲,三叔带他出了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