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4/4 页)
妤如一脸不屑地嗤道:“要不是相中爹爹身份和人脉,人家哪会娶个婢生女当正室。将来即便是当了官太太,也上不得台面,让夫君都不意思带出去。”
自小婵如就被这个二姐欺负。自从被宋氏抚养后,婵如不再畏惧这个嫡姐了。尤其是两姐妹共同执掌家务期间,跟妤如更是水火不容。
当即,她就反唇相讥回去:“再是婢生女,也比有些奸臣后代强。还想上赶着参加什么选秀?!被人退了回来了吧!害得族人们,对咱们五房怨声载道。学馆里这么多未成家的,没有一户敢上门提亲的。”
妤如岂是肯服软的?!
马上回了过去:“别以为订亲就万事大吉了!就赵家那穷酸相,以后吃糠咽菜的苦日子。在前头等着呢!没几两银子当嫁妆,有你哭的时候。不信,就等着瞧!”
听她提起家底,婵如随即想起,宋氏曾私底告诉过她:杨氏掌家期间。曾把公中的资财,挪到她嫁妆上的事。她气就不打一处来。
“是啊,谁叫我没个拖累家人的亲娘呢!挪移赃银,害得爹爹下了大狱。若不是大姐冒死上书,这个家早就败了!还好意思来这儿炫富。”
两姐妹唇枪舌战,你来我往斗嘴斗得正欢。此时,钟澄撩开帘子走了进来,朝她俩喝斥道:“有你们这样互揭伤疤的吗?哪有半点大家闺秀的样子!”
此后,妤如再很少回娘家了。经历这次事件后,婵如性格也大变,整天关在房中绣嫁妆,不再理会家中的琐事。
没过多久,衙门里派人来,叫钟澄上门认领,当年给林氏下聘的祖传之物。
杨景基杀害林氏的事,再也遮掩不住了。杨家有恩于钟母的事情,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笑话。
钟澄在书房里,喝得酩酊大醉,第二日就失踪了。后来还是他的学生,在钟家祖坟林氏墓前找到了他,合力把人扛了回来。
沉重地叹了口气,妙如心想,若不是之前有明俨的出现,加之退亲时那个传闻作铺垫,陡然之间见到那块古玉,爹爹怕是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莲蕊不知她心中所想,接着道:“后来,三姑娘不知从哪里,找到了太太以前的贴身丫鬟,名唤作华胜的。指正是太太主使,害死了她的亲娘,就是以前的何姨娘。还拿出了证据,是杭州府的某家药铺,抓砒霜时的单据,三姑娘为此,还要求开棺验尸。”
第二百三十一章 遑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