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1/4 页)
到底还是小瞧那丫头了,原以为她也就能画画人物,没想到连这么大的场景,她都能拿下来。
在众人还没回神之际,皇上又发话了。
“此画作者,乃上天赐予我姬氏皇朝的稀世珍宝。其孝悌也深得母后欢心,被她收为义女。朕已决定,封之为皇室郡主,为朕的异姓御妹。”
群臣听闻。甚是惊骇。众人没料到,此画会是出自女子之手。
接着,就有黄门使者上前来宣旨:“昔忠肃公钟正声长孙女钟氏名妙如,出身鼎族,忠良之后。资灵桂魄,温良恭俭。六行昭宣,四德淳备。尝有救父孝行,治疫义举,今又献图有功。太后甚喜,收为义女。特封为兰蕙郡主。赐府第一座,良田百顷。”
此旨一下,众臣哗然。
不为别的,大楚朝从来没有在朝堂上,当庭册封异姓郡主的先例。
随后,他们仔细一想,也就释然了。
皇帝陛下刚才都说了,是上天赐的珍宝。前面又有这些功绩。人家一个未嫁女,不赐郡主封号,难不成封要诰命?只是,为何要在朝会上宣布,就有些让人费解了。
过后,群臣纷纷议论起来。
有人猜测。陛下这是报答昔日忠肃公保存之恩;也有人觉得,钟探花作为忠烈遗孤,仅因先人对陛下有恩,就被无辜卷进奸臣的算计,最后妻离子散,丢官回乡,这算是给钟家的补偿吧?!
更有甚者,跟前段时间泠泉郡主整出的那场闹剧联系起来。钟家这姑娘无辜被牵连。以母仇发誓不嫁,皇家总得有个态度出来吧?!
当然,有了解去年江南那场瘟疫的大臣,自然清楚“治疫义举”这四字所蕴含的意义。
再结合这些年,钟家这丫头甚嚣尘上的传闻。知晓内情的人,大抵有些明白,玄德帝此举用意,实则是在为皇家挽回颜面。这几年,东宫、韩国公、泠泉郡主相继惹出让人诟病的传闻,重塑天家形象,就势在必行了。
圣旨到达后宫,当着妙如宣读时,她伏在地上,惊得久久爬不起来。
“兰蕙郡主,还不快快谢主隆恩。”
还是宣旨太监出声提醒,她才回过神来,叩谢皇恩。然后,起身双臂过肩,恭谨地接过圣旨。
到两仪殿和长宁殿依次谢完圣恩,她就被新赏下来的宫女太监簇拥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回了芷兰斋。
这个平常鲜有人踏足的小院,登时热闹起来。
先有多位主位娘娘身边得意的女官前来恭贺,又有前两年选秀入宫的小主,和一些份位较低的嫔娥,前来道喜。
妙如亲自出面,一一作了接待,感谢她们上门道贺。
虽然听人传言,玄德帝亲口对朝臣说,认她为异姓御妹。她可不敢得意忘形。前段日子,在湖边据理力争的一幕,至今还历历在目。
当时她是怎么暗讽泠泉郡主来的?
作为皇室宗亲,理应为天下人做出表率。
自从来到这个时空后,她从未没忘记过遵守这里规则。时刻都保持着三分清醒,七分冷静。恃宠放纵,得意忘形此类状态,从来都是她异世生存法则中,最先被摒弃在外的。
在等级森严的特权社会里,谨慎小心,无疑是唯一的出路。
她后来仔细想了一想,郡主头衔的封赏,来得颇为蹊跷。太后认的是女儿,不是孙女,封号却是郡主,不是公主。还特意强调是御妹。无端抬高了一辈,好似处处针对泠泉郡主而来的。
是怕她再被那位野蛮郡主找麻烦吧?!
如此一来,无端矮了一辈的太子及诸位皇子,以及他们的妃妾,心里岂能没有疙瘩?!还有那些眼红她平步青云的大臣嫡女、公卿贵女们,心里岂能平衡?!
所以,还是保持一贯的低调,才能踏实舒心地过好日子。
想通这些后,妙如上床睡了个安稳觉。第二日到长宁宫请安时,太后娘娘见到的她,还是跟往常没什么两样,一副云淡风清的样子。
老太后在心中暗自点头嘉许。
宠辱不惊。不骄不躁,这份气度和沉稳,倒也不辱没皇家郡主这个封号。
此时在掇芳园,荣福长公主也得到了消息。
她的精神好了许多,竟能从病榻上起来了。还亲自招待了来访的堂妹——勇毅公太夫人。
“五姐,这下你可以放下心结了吧?!那丫头有宗室郡主的头衔,还有陛下亲自赞赏,今后还怕没着落?长宁宫太后跟前,恐怕又要热闹了。先前她推说不再做媒了,这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