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4/4 页)
说有些怪癖,可太子殿下的指令,他还是不敢违背的。我倒听说,东昌伯府几房,互相看着不顺眼久矣。兴许这里头……你也知道,庶子承爵,终归不是太名正言顺。互斗内耗的事时有发生……”
南安王一怔,抬起头,看对方的眼神,顿时复杂起来。
抛出这番话,他本意是想试试对方,对大皇子和四皇子互斗,他的立场如何。毕竟皇后生有嫡子,没点想法的外戚,少之又少。
没想到对方一番劝说,不仅维护了东宫,把四皇子也摘了出来。让方才那些话,倒显得是自己多心了似的。
此人真的才只有二十二岁?!
见他这般警觉,南安王也放弃了试探,讪讪然地举起酒杯,劝道:“不说这些了,总之是愚妹倒霉。哥哥今后不在京中,还望罗老弟,托令姐对愚妹看顾一二。哥哥今后必要重谢!”
“好说,好说!太后娘娘一直挺照顾令妹的,皇后娘娘作为皇嫂,照顾宗室郡主是应当的本分。王爷就是不相托,陛下和宫中各位娘娘也不敢怠慢了她。”说着,罗擎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第二百一十四章谋皮
本章节
钟谢氏到京后的一个月,妙如才在宫中见到她。
这日,长宁宫里,众人正聊着江南的趣事,就听得有内侍前来禀报,说皇后娘娘带着汩润女子书院的山长,前来觐见太后娘娘。
妙如心中一喜,二伯母真的来了!
她忙不迭地翘首以待,拿眼底的余光,偷瞄门口的动静。这副形状被旁侧的太后发现了。
见到她少有这样的表情,老人家的嘴角不觉间微微弯出了弧线。
“快快请她们进来!”
拜访者入殿后,两边又是一厢见礼。
有大半年没见到家乡的亲人了,妙如的眼角有些湿润。却又不敢立刻跑过去,和她互诉别来之情。
赐座归位后,老太后心情很好,首先招呼道:“早听妙丫头提起过先生,总算是见着了。能教出她这样聪慧得体的学生,哀家十分好奇。今日见到先生,总算是明白了,原来是在名师跟前耳濡目染养成的。”
钟谢氏忙起身行礼,恭敬地回道:“太后娘娘谬赞了,草民不敢忝居其功。她回乡时就已经大变样了。要说,还是宫中出来的会调教人,听说她是跟一位嬷嬷学的。”
皇后在旁侧有感而发:“还是得看学生的悟性和禀赋的,有些人怎么教也教不出来。”
太后会意地一笑,若有所思地顿了顿,又接着问道:“听说先生办了间女子书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