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页)
难怪石家人要跟杨家联姻,动心思谋求储位。原来大皇子背后的势力,并不足以让他稳稳当当地问鼎储位。
“爹爹,那么说来,跟杨家结亲,石家是想在争储的事上,有进一步作为了?”妙如问出了最核心的问题。
赞赏地望了女儿一眼,钟澄低声告诉她:“图谋是一回事,能不能成,又是另外一回事!以仅有几次面圣的机会,爹爹对上面那人的判断,可以肯定的是,手伸得过长的,终究不会有好的下场。谋求户部的高位尚不知足,还想把主意打到吏部。坐在那把龙椅上的,恐怕不会再允许臣下或外戚势力过大的……”
“吏部?”
见女儿不太明白,钟澄解释道:“你大姨之前想跟吏部的沈尚书联姻。想把沈家姑娘嫁给你旭表哥,应该是杨家的意思!”
妙如咋舌,他和两家姐姐间,原来还有过那么一段。
难怪去年从掇芳园归家后,也没听人提起过旭表哥订亲一事。难道黄了?又被上面人忌惮了?旭表哥走仕途,若是有这样一个岳家,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沈尚书?不是沈侍郎吗?大家是这样介绍沈家姐姐的。”妙如突然想起此事。
“年后开印上朝,胡尚书就挂印辞官而去了,沈侍郎接替他的位置。”
自杨家跟石家联姻后,母亲杨氏又张扬过一段时间。对朝政变化,那时妙如多多少少打听过一些。知道来杨景基的头号跟班,吏部的胡尚书。曾被关进刑部大狱,呆过一年,后又无罪释放,官复原职了。
先把人抓进去一年半载,查无实据后又把人放回来。却把权力架空了,到最后,当事人不得不自己求去……手段果然高竿!既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又有瓦解对方势力的作用。还波澜不惊地,得了个公正仁慈的名声。
钟家父女所不知道的是,他们也正在被人议论着。
在京城某处一座私秘的宅子里,一对师徒正在密谋。
“殿下多找些机会,拉拢钟家那小姑娘,说不定到时要她这苦主,出来状告那个姓杨的。只等江南那边传来消息……撕开了这个口子,后面的事就好办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不疾不徐地嘱咐道。
“老师,她父亲的态度,让人好生琢磨不透!女儿都被逼成那样了,上回那小姑娘堕崖的证据,都交到他手里,还不见行动,装聋作哑……我怕到时那丫头也会这样……”
“这个老夫可以替殿下解说一二,当年钟家祖孙俩逃难在外时,是姓杨的派人搭救了她们。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钟澄才会报恩娶了他女儿……”
“那到时……”
“就是要揭开那层恩情的真实面目。若是普通的官僚家眷,犯不着咱们费那番功夫。殿下别忘了,钟御史被圣上正过名,还被追封为‘忠肃公’。那小姑娘的身份就是忠良之后……”
屋内两人都沉默了,过了半晌,那位老者的声音又响起:“陛下如今对殿下的态度如何?”
“亲中有疏,忽近忽远。”他的声音里含着一些怨气和无奈。
“殿下不必泄气。之所以还没立您为储君,就是怕您重蹈他的覆辙,疏远也是一种保护!您只需要储备自己实力,对圣上足够尊重孝顺,总有天光的一日。只是,如今姓杨的老匹夫,上窜下跳,又把手伸进了吏部。听说他想让外孙,跟沈尚书的嫡长女结亲。”
那青年嘿嘿一笑,不以为然地讥道:“不成了,学生已派人搅黄了此事,长公主也知晓了她儿媳私底下的动作……”
老者长叹了一口气,语锋中暗含责备道:“年轻人到底办事急躁,有欠周全考虑!其实此事还是有机可乘的。若是他外孙真娶了沈家女,他那一派的官员,想是不会再跟沈尚书为难。收编蚕食完那些势力,待时机成熟……”
“师傅此计甚妙,只是事已至此,如今该怎么办才好?”青年有些踌躇。
“让承平侯夫人派个交好的,先去沈家试探一番。可在私底下达成意向,到时再找长公主的老姐妹,跟她吹吹风,劝说一番。若是能成,将来吏部的势力,差不多都掌握在殿下您的手中了……”
“加之殿下手中的暗部,石家用钱收买又能如何?揪了出来,正好给咱们的人腾位子!”
“罗家那边呢?”
“罗家那边,殿下就不必担心了。跟宸妃娘娘好好叙叙母子情分。她跟世子姐弟的想法,与镇国公的目标,恐怕并不一致。当年为送女儿入太子府,镇国公原先的夫人谢氏,气得一病不起。他们姐弟俩心里还有怨气!曹淳那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