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4/4 页)
道:“请。”他将手中的笔顺势递给了她。
她也就朗然接过,簌簌的下笔。
:三春岂群芳,万里何处归?
远眺霭沉沉,近听霞纷纷。
老了自然事,宏哉经纶志。
寓目理自陈,经年情不古。
写下最后一个字,她将笔“咔哒”一声,扔进笔洗里,挪开镇纸,双手捧着还未干的墨迹,走向一边。
谢安笑着道:“一吟一咏,情致高远。”他略点点头道:“亭主的诗书很好。”
能当得谢安的一个好字,若是数年前的自己,杨毓恐怕早已喜不自胜,如今也是高兴的,只是这份高兴,已经太淡太淡。
她泯然一笑,道:“诗书本来佐情志,好与不好,不过心境所致。”说着,她将那张薄薄的宣纸,投进了身畔的灯笼中。
:“为何焚之?”谢安问。
只见那盏灯霎时间燃烧的大亮,她转过身,微微俯身道:“生人不能与鬼通,却也想让他品品。”
看着她满含着幸福的笑容,谢安点头,笑着拿起身边案几上的兰草,递给她,眸光温柔含着慈爱,笑道:“濯拂不详。”
:“善。”她笑意盈盈的接了过来,将那束兰草抱在胸前。
这场注定了没有新郎的婚事,定在八月里。
在杨府备嫁的日子,金陵城不时的传来来自各方前线的捷报,如此一来,她与他都能安心了,她就像真正要出嫁的新娘子一样,仔细的计算着日子,不时的用粗糙的绣工也亲手缝上两针。府中下仆却是不能如此轻松,连挂灯笼都是含着泪光。
虽然是阴婚,但是王家没有一丝的懈怠,六礼由宗族的青年依次送上门来。
天下人都说,王靖之好没福气,在世时娶亲,新妇进门,礼还未成就香消玉殒了。天下人又说,王靖之好福气,就算已经不在人世,还有一个貌若洛神的高义之女愿意配他阴婚。
天下人的唇舌,杨毓不在意。
她与他这段缘分,让她感觉充实又幸福,人生重新来过,或许还是有诸多不圆满,但这一次,她是真的活了一次。
有皇帝的赐婚,有王家的认可,她很高兴。
:“女郎,桓氏女郎来了!”祺砚欣喜的道。
:“快请!”杨毓放下手中的绣活,迎出门外。
桓秋容这两三年变化很大,原来欢脱的少女,已经蜕变的如此亭亭玉立、珠圆玉润,她穿着一身芙蓉色缎子衣裙,上面绣着暗花,很是端庄美丽。
:“阿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