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2/4 页)
其是,百折不挠,才能会心聚精练就一般俗世中人所练不成的过人绝艺,才能成就一些庸碌之士所成就不来的盖世功业!
所以当权的人,手上不一定有人才,当权而开明能容的人,人才一定会有,但真正的不世之才,还是未必为之所用,除非是像曹操、刘邦、刘备这种绝世枭雄!
那怕是天才,也一样怕这个:
——剌客!
他们身边的卫士,不一定没有高手,但仍未必能抵挡得住一个绝世的剌客!
——正统的武士未必能制得住这些无视于一般武艺,超拔出一般武学的高手!
对付他们有方法,唯有:
以恶制恶。
以武斗武。
以武林规矩制裁武林。
以江湖道义治理江湖。
养高手来对付高手。
培杀手来克制杀手。
因此,像诸葛先生的“自在门”这一脉江湖的人物,皇帝非但不想翦除,还巴不得结纳收揽,成为他们最须借助的保护力量。
所以,皇帝对于蔡家或朱勔、王黼谗言,尽废朝中大臣,但也不愿、不欲更不敢把诸葛这一脉“能士”驱逐废谪。
就这一点,绝对听不进去。
事关个人生死安危,这点关节,赵佶一点也不含糊。
何况,诸葛先生等人,也当真立了大功,一度救驾,二度退敌,功不可没。
皇帝赵佶,虽然荒淫,耽于逸乐,但说什么也还算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故此,无论蔡氏一族与朝中六贼如何弹劾、进谗,但诸葛先生、元十三限、凄凉王、瞽目神捕、舒无戏、一爷、哥舒仇眠、大石公,以及他们麾下的名捕、青龙等门徒子弟、地位、安危,依然屹立不动。
蔡京、蔡卞、蔡攸等权臣奸官,见计不得逞,便拟用以武林人对付武林人,江湖人杀戮江湖人的方法,来清除“自在门”这个心腹之患。
因为武林中也有另一种败类,江湖上也有另一种流氓,他们特立独行,不是为了成仁取义,不是为了报恩还情,而是纯粹为了一己之私,个人大欲:
权。
名。
利。
色。
所以,他们之中一定会有人舍我其谁、大义灭亲的站出来,一面以自己反权威为藉口,建立自己英雄式的形象与权威,更会找到理由,以一些大仁大义的名目,以达成自私自利的欲求,他们会个别行动擅夺掠劫,一旦自知力量不足,也会以正义为号,主持公道之名联合勾结,全力破坏毁灭原有的秩序,然后他们在烧杀殆尽后,又再在内部分裂,并对新的秩序毁灭破坏,直至玉石俱焚,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永无宁日为止。
战乱均从此来。暴民得势,苛于厉政,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一举手坑了二十万军兵,一个命令打砸毁坏了千年文物,但因这一点狂野的权欲而来。
()免费电子书下载
不过对当权、当朝的人而言,这种江湖上不要命的死士,正好可以利用来灭绝、对付武林中不怕牺牲的死士!让他们在内部分裂,利用他们的莽烈和不肯团结,从而分化,逐个击破,让他们之间,两败俱亡,而掌权者从中得利!
其实,朝廷也是另一个武林。
武林就是在野的朝廷。
人问:什么是江湖?
尝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其实不然。江湖就是风波,江湖就是浪潮,江湖就是斗争。
江湖里有什么?
有鱼。
如鱼得水。
鱼还是得回到江湖之中,才能相濡以沫。
不过,一旦回到江湖中的鱼,又回复自然天性:
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小虾。
小鱼够凶,一样能反噬大鱼。
小鱼够多,同样可以将大鱼分而食之。
人在江湖生存,跟鱼在江湖里存活,不但道理是一样,连天性都完全一样。
人就是上了岸的鱼。
有些人认为“江湖”不过是小说里上的事,以为武林只是永不实际的传说。
其实乃误。
那是未经世面的人所作的质疑。
江湖无处不在。
有斗争就有江湖。
——不管是人是兽,都一样!
这道理千年前不变,千年后依然存在。
少年无情 … 第二章 江湖在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