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第2/3 页)
12日夜,军人们闯入那些居住在东京的内阁成员的住所,除了一些事前收到消息的高官,很多内阁成员或家眷受到伤害。
在3月12日兵变发生前,内阁方面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军方上下不合作的态度,使他们只能看着兵变的发生。军方也早有准备,虽然这次兵变的口号是“尊王”,但是策划者可不希望这些叛乱者真的冲到皇宫将天皇抬出来,为此守备皇宫外军队不但被加强,而且还得到了重武器装备。
13号,兵变发生的次日,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军方人士趁机发难,要求内阁对于这种发生东京的恶劣事件承担责任,也就是切腹。
如果这样就要切腹,那些军方人士在朝鲜问题上都要被切几回了。
内阁既然没有办法,军方便顺势抢过权柄,一方面他们组织人力对国内兵变进行镇压,另一方面加强对内阁的控制,与此同时,驻朝鲜日本军队正式向中国提出停战,挑起朝鲜事端,并且华丽败北的关东军所属各部回到了日本,接着大批的部队在海军的策应下主动撤出朝鲜。
日本驻华领使与中国方面频繁接触,杨洪森准备接受谈判。在日本停止对抗后,杨洪森要求一线部队巩固占领区,所有作战部队转入休整。
撤出朝鲜让日本军虽方感到不爽,但却是没有办法的事,他们不主张撤出朝鲜,内阁的也会要求军队撤出朝鲜,不同的是内阁有可能会接受中方的无条件投降意见,但现在却是主动撤出,只要将陆军撤出朝鲜那么这场战争的胜负就不是中方可以决定了。
日本方面撤退的速度并不快,不过先期有近10万军人分乘各种船只回到本土。
在撤离的过程中,日本情报制定了一系列的潜伏计划,同时将占领区能带走的东西全都带回日本,不能带走的如建筑物等全数破坏。
军方开始对东京兵变的军队进行镇压,为此军方还动用了驻扎在本土的装甲部队和空军。
军方不允许兵变参与者们投降,他们就只好依托于街道和建筑物与政府周旋。虽然双方打的非常的热闹,而且参与围剿的部队越来越多,但双方真正的交火几乎没有,就这样完全被包围的兵变部队坚持了整整两个多月,期间所需要的口粮全部由军方提供。
到1931年4月份,军方准备妥当发动总攻,战斗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结束。为首的骨干人员因为知道的太多被勒令切腹,其它参加者被流放北海道。
日本南部朝鲜地区的撤退已基本结束,除釜山仍控制在日本手中外,其它城市已基本回到了朝鲜人民军手中,朝鲜人民军南下接手日本撤退后的城市时受到了广大民众热情欢迎。
朝鲜半岛上的军事问题解决了,但是双方的谈判远远没结束。
黄郛作为国民政府代表与日本政府进行正式的谈判,实际上双方也不过走个形式。日本方面同意对中韩进行补偿,不过这一补偿是以实物进行了,为此,日本将大量积压的工业产品抵给了中、韩,关于釜山的移交问题,双方约定在6月底之前履行。
中、日之间新的停战协议在北京和东京签订。
双方都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国内,杨洪森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第三个五年计划中。
日本方面内阁全部倒台,新的内阁被海军把控制,日本的法西斯进程加快。军方根据当前的国际形势制订了一个全新的计划,陆上的失败没有让军方停止争霸世界的脚步。新内阁在对华的政策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现在日本恨美国人甚过恨中国人。日本将朝鲜的战败完全归结美国私下的帮助,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会贸然与美国开战,更何况日本目前的经济情况也不允许,新的日本内阁非常注重与中国的关系。
某报刊乐观地评述道,“亚洲的新时代就要到来了。”
硝烟逐渐散去,远东又开始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然而,平静只是暂时的。
后续
我认为将淫荡地结尾放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黑胡子
身着游泳短裤,在岸上做着热身运动杨洪森看着北戴河的河水,突然想起了毛主席的诗词。
对日作战的胜利只是第一步,二战将成为中国发展的又一重大转折点。杨洪森对未来的十年,甚至二十都做了规划。畅游在北戴河他思绪却到了十年、二十年后,他想想到了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想到了未来的IT产业和生物产业,中国将继续引领世界的新技术潮流。
就在其憧憬着明天的时候,他灵活的小腿肚子抽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