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的腰部出现了红红的疹子,医生诊断为带状疱疹。医生分析,病因是疲劳之后的病毒感染。
从医学角度看,此类病是由于过度工作或运动,造成严重疲劳的病症。正常人疲劳后,休息一宿就可恢复正常。隔天起身,如果还是觉得十分疲倦,这种状态就是慢性疲劳症。
名牌人骑虎难下,生活环境逼迫着他们需要有更多的物质欲望和需求。追求和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准,就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承受更大的工作量。
工作量大,矛盾、困难和问题自然多,挫折和不如意也相应多。长期事务缠身,处于紧张的状态和强大的压力下,心情郁闷,产生疲劳是迟早的事情。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有的人是累死的
1987到1989年,日本“过劳死”的人数1800例。
1995年,日本“精工”、“全日空”、“川畸制铁”等12家大公司的总经理相继猝死,年龄大多在40至50岁。
我国国家体改委公布的调查表明,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约低10岁。近五年,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教授、专家共134人逝世,平均年龄仅岁。
对于慢性疲劳综合症,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提示如下十大危险信号:
1。大腹便便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2。脱发、斑秃、早秃。
3。频频去洗手间。
4。性能力下降。
5。记忆力减退。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情绪。
8。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9。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
10。经常头疼、耳鸣、目眩。
具备上述两项或以下者,为黄灯警告期;三至五项,为红灯预报期;六项以上,为红灯危险期。
亚健康状态是指虽未患病,但已有患病倾向的状态。
亚健康人群较普遍存在“六高一低”倾向,即高负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高体重,免疫功能偏低。
随着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深化,现已把持续和症状突出的亚健康状态(严重疲劳、肌肉疼痛、失眠等)作为一种疾病来对待。
美国疾病预控中心将其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症,简称为CFS。一般人群中,CFS的发病率约占百分之零点二左右。
有学者调查认为,新兴行业中的白领(脑力劳动者)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率为10%到20%。
美国约有400万人患上此病。
慢性疲劳综合症严重者可导致猝然死亡,就是所谓的“过劳死”。原因是长期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不能及时缓解,内分泌系统紊乱,未老先衰,过劳猝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疲劳的危害
长期的心理疲劳毫无疑问有害无益,会引发心理疾病。
美国有一位医生曾经调查了250名患者,其中159人在发病前曾有过严重的心理疲劳。在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中,大约有50%的人长期情绪不佳。
疲劳通俗的说法就是“身体顶不住了”,是机体内生理生化变化的综合反应。大量能量被消耗,体内产生疲劳毒素。疲劳毒素刺激中枢神经,产生全身性疲劳反应。
由于能量不足,细胞活力下降,机体各系统功能减退,疲劳毒素在体内聚积,体内环境恶化,细胞中毒,兴奋衰减。这些因素,极其易于诱发被动死亡。
很多常见疾病和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相关。
因为工作等问题造成的心理紧张状态,使人心率加快,心跳次数增加,血压随之升高。这种紧张状态最初会迫使身体出现功能性代偿,但是时间如果过长,就会使心肌增厚,肌纤维的数量增加,粗细也开始变化,身体出现结构性代偿。
长此以往,心脏等器质容易出现问题。
办公室一族虽然工作不像体力劳动那么辛苦,但心理上却觉得更疲劳。
许多人腰酸背痛,无精打采,神经衰弱,食欲不振,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浑身没劲,回家就想睡觉。
有的人甚至失眠、易怒、焦虑、抑郁,患上皮肤、呼吸、心血管、消化、肌体等方面的疾病。
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造成体内激素代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