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3/4 页)
存环境。
他还记得当初收到一位来自美国女孩的信件。
那位叫做黄榴霜的华裔女孩讲述了她在好莱坞的艰难经历,林子轩对此感触很深。
现在,这些超级英雄的创意在他手里,由他做主,那么这种全新的模式就要推行下去。
万象书局创作的超级英雄漫画都要加入一个华人形象,要么是功夫高手,要么是科学家,要么是医生,都要是正面形象。
虽然如今在美国出版漫画还需要林子轩自己掏钱,但随着漫画市场的培育完成,这些漫画会影响到美国的年轻人,改变他们对于华人的看法。
或许有一天,他们会接受一个华人成为英雄主角的故事。
比如后世那本叫做《中华英雄》的漫画,就很有机会打入美国市场。
他把漫画部门的人召集过来开会,下发了最新的要求,不管怎么样,都要把华人加入故事之中,要展现中国人包容和勇敢的一面。
对于老板的这个命令,没有人反对,反而纷纷赞扬老板英明。
漫画部门从最早的三个人增加到八个,每天画国外的超级英雄,都快要吐了,这次终于可以画中国人了,都兴奋的讨论起来。
漫画的人物设定很重要,既不能影响故事的情节,又要展现中国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否则加入一个毫无用处的华人,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引起读者反感。
比如在《007》这个故事中,就可以把华人设定为科学家,研制出各种高科技的间谍设备,这个华人还要具有幽默细胞,能够和邦德互动。
当然,这些细节不需要林子轩操心,创作小组的成员拿出故事大纲后会交给他审核。
谁让他是老板呢,这就是当老板的好处。
这部叫做《007》的系列小说他准备先在上海的外文报纸上试试看,如果获得成功就可以在英国寻求出版。
用文学改变华人的形象就从这一刻开始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骂就要骂的尽兴
这段时间,关于《妇女杂志》“新性道德号”的争论愈发的激烈了。
北大教授陈达齐于三月十四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十四期发表《一夫多妻的新护符》,反对周建仁的《性道德之科学的标准》和章西琛的《新性道德是什么》两篇文章。
陈达齐是写政论的好手,从法律和道德各个方面进行驳斥,有理有据。
此人是新文化圈子里的资深斗士,这篇文章在新文化圈子里引起强烈反响,不少文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批判章西琛和周建仁为主。
一时间形成了人人喊打的局面。
这两人不甘示弱,写了反驳的文章,周建仁写了《答〈一夫多妻的新护符〉》和章西琛写了《驳陈达齐教授〈一夫多妻的新护符〉》。
他们把文章寄到了《现代评论》杂志社。
《现代评论》杂志社的编辑部在北平,徐至摩去了欧洲,由陈原负责。
编辑部原本不想刊登这两篇文章,后来决定删掉一部分敏感内容后再刊登,也就是所谓的删节版,稿子寄到上海万象书局刊印。
他们写信给林子轩说明了情况,毕竟林子轩旗下的报纸一直在攻击《妇女杂志》。
林子轩看了周建仁和章西琛的文章,发现不过是把西方的观念断章取义,重新阐述罢了,没有什么新意。
他们认为西方的一夫一妻制度不好,存在很多弊端,坚持他们那一套性自由和性解放。
林子轩对此颇为无语。
一夫一妻制度或许有着诸多问题,但可以说是最能保障女性权益的一种婚姻制度了,否则也不可能被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认同。
难道一夫二妻和一妻二夫这种制度会更完美么?
真是死不悔改,他把这两篇文章给抽了出来。不给予刊载,并亲自写了一篇文章。
“章先生和周先生以为从西方找到一点极端的女权思想,就是新潮和时髦,就是所谓的真理,哗众取宠,误导读者。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被批判后竟然觉得受到了多大的委屈,自认为是先锋人物,遭到旧势力的打压,心怀怨愤,殊不知自己传播的是西方的糟粕,和中国的国情不符。”
“他们所推崇的瑞典女权主义者爱伦凯其实根本不赞成新女性,他们故意忽视这一点,只选取对他们有利的言论观点。断章取义,这不是做学问的路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