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2/4 页)
。
他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并让万象书局旗下的报纸和杂志开设一个纪念专刊,不谈倾向问题,只是介绍孙仲山的一生。
在上海租界内,言论更为自由,批评孙仲山的报道屡见报端。
只是上海不是北平,政治氛围并不浓厚,大部分读者对政论不感兴趣,影响不大。
上海的文坛较为平静,大多是发一些怀念的文章,接着继续写自己的小说,过自己的生活,这座城市有着自己的步调。
战争的阴云逐渐散去,奉军撤离了上海,上海各界开始筹建淞沪特别市,要求地方自治。
3月21日,张军劢等人草拟了《淞沪特别市公约》。
公约规定特别市为自治团体,按照公约治理上海的一切事务,主要职能包括保卫地方治安,发达市乡交通,改良市乡自治,促进市民卫生,发达市民智识,举办模范市村。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上海因为地理位置特殊,租界和华界相通,华洋混杂,所以一直都有要求自治的呼声。
所谓自治,顾名思义就是上海人建设上海,上海人管理上海。
即在不违背国家大政方针的情况下,行政上相对独立,有权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
这种呼声在清朝末年就存在。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经过几十年开埠之后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来自国内各省份的人士也逐渐形成了上海人的主体意识和对上海社会的归属认同。
上海社会独特的经济形态和政治格局造就了一批经济力量雄厚、社会影响极大的地方精英,这批精英在上海的影响力和统摄力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官方的影响。
这是上海自治的基础。
清朝末年,随着租界市政对华界刺激的日益强烈和地方自治思潮的形成,上海绅商发起地方自治并成立机构推行自治事业。
1911年,上海各界精英先后建立上海城厢自治公所、上海市政厅。
辛亥革命后,沪军都督府成为控制上海地区的主要军政机构,上海地区的行政权实际操诸军阀之手。
1924年的两次江浙战争让上海遭受重创,为了不让战争重演,上海社会各界要求地方自治的呼声越来越高。
他们要求上海保持中立,不参与军阀混战,给上海创造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么?
上海的上流社会构成较为复杂。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
以租界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滋育了一批富裕的华人阶层。
从江苏、浙江和其他省份来上海冒险的商人和实业家在经过一番拼搏后成为显赫的人物。
退任的清廷官员携带着在任上搜刮到的财富来到上海过着优裕的寓公生活。
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商业精英们在这座城市创造一个个财富神话。
追求西方社会生活的学者和文人造就了上海文化界的繁荣。
所有这些人物构成了上海社会的地方精英。
他们与官方保持着友好关系,并在官方力所不及的公共领域建立了善堂、会馆、医院、学校、公所、学会、商团等组织。
这些组织由地方精英控制,并按照他们制定的规则运行。
慈善机构在上海社会十分普遍,地方士绅在这些机构中十分活跃。
会馆是外省移民上海人士分省或地区创立的机构,一个会馆便代表了一个籍贯。
除了依据籍贯建立组织外,还有行业性组织,叫做行会。
商会是一个传统和现代交接转换的组织,行业会馆和公所是它的前身。
商会是上海规模最大的组织,几乎每一个在商业领域有业绩的人都是它的会员。
由此可知,上海总商会在上海社会生活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以上这些组织就是上海这座商业城市的脉络,只要搞清楚了这些纷繁复杂的关系。就了解了上海的上流社会,也就知道了这座城市的运行法则。
在上海内部虽然有很多小团体。比如浙江商团和江苏商团等等,互相之间竞争激烈。
但在面对外部压力的时候。他们会以上海人这个整体出现,代表着上海这座城市。
他们有着作为上海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外地到上海旅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