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页)
“大姑奶奶说的这叫什么话。知道的,明白你的心意。不明白的还以为是我容不下。母亲,您可千万不能让大姑奶奶离开啊!”
郭老太太神情平淡,“礼数如此,谁敢说你容不下,你只管啐她!八个月都容了,独独缺这一个月?金桂啊,你很好,这么多年。终于长大了。也不用整个正月都不登门,你可是郭家出去的嫡女!上元之后在搬回来。”
“是,母亲。”
郭金芙不管己事。袖手旁观而已。可老太太话音一转,“金芙也是。出嫁女怎么能住在娘家?今天晚上之前,你也收拾东西,走吧!”
郭金芙大吃一惊,“娘,您让女儿去哪里?女儿好不容易能和您团圆共度除夕守岁。您怎么逼女儿离开?”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已经不是郭家人了。不能留在郭家过年。”
郭老太太冷淡的表情,就好像不是郭金芙的亲娘。而是面对一股讨债的。
外面的雪还没化尽,又冷又冰。这个时候赶出家门,对郭金芙不是一般的打击。她懵懵懂懂的披着斗篷,从郭家的角门里出来,一步一步,脚下如有千斤,茫然不知去向何方。
覃家的让自己的女儿小跑追上来,提示喜欢钻牛角尖的郭金芙,岭南风俗,出嫁女不能在娘家过年,但郭金芙不像郭金桂,死了丈夫,和夫家关系紧张,只能住在庵里。她有夫家,可以住在夫家啊。
郭金芙满嘴都是苦涩,回?怎么回?这半年来她有很多借口可以回夫家,公婆的生辰,中秋、重阳佳节,只要一句“无人主持中馈,不放心”,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回去。
但她觉得,自己从陆家出来时受了惊。陆家这么多年掩饰陆之焕还有兄弟的存在,可见根本没当她是陆家人!回去可以,怎么能随便的回,所以仰着脖子不肯低头,一定要陆之焕亲自过来表示出十分的诚意,作出承诺,才肯回。
可惜,陆之焕这次死了心,就是没来。年前就听说,他也跟去了安南。
连亲生儿子都不管不顾了?真像覃家的说得那样,陆之焕再娶,有的是名门淑女愿意嫁。郭家再强,也不能用十多年前陆氏在岭南南安顿时的恩德,逼着陆之焕对她好一辈子。
她的路,只有自己走。
架的太高,没了梯子。现在是娘家不能住,夫家回不去,她该何去何从?难道住客栈嘛?
新春佳节有多特闹,郭金芙的心就有多冰凉。
还是和她向来看不对眼的郭金桂,让人将马车停了,“上来吧!可怜,也是个没地方去的主儿!”
郭金芙热血朝脸上涌,“不用你同情我!”
“呵呵,我同情你?谁来同情我啊?你有儿有女,有丈夫。丈夫出身名门,公婆在世,娘家父母也在。你知道你是什么吗?就是别人羡慕的全福人!”
无处可去的全福人?是什么福气啊!
郭金芙的眼中有泪,“你在挖苦我!”
“行了,我闲着没事挖苦你什么?毕竟你我是亲姐妹,我能看着你流落街头吗?我那庵堂不是什么好去处,你愿意,就跟过来,不愿意嫁算了。”
郭金桂一副慢不在意的模样,反而让郭金芙冷静下来。
她不喜欢这个姐姐,但说得没错,总是亲姐妹。眼下,除了亲姐姐愿意接纳她,她还能去哪里?
跟着去了玄音庵,庵主收了郭金桂进奉的香火钱很是热络,准备了十样素菜,全都隔水加热着。另有六样点心,这个年,也算过得去了。
庵主本以为郭金桂、郭金芙是亲姐妹,肯定关系极好,便也热情无比。但晚上吃除夕夜饭时,郭金桂说她是朱家人,郭金芙是陆家人,怎么能混在一起?
现成的素菜,只能拿到她的院子里。点心看在姐妹一场,分了郭金芙两块。
庵主吃惊,但郭金桂一个眼神过去,她就当自己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听到。
郭金芙也带了钱财出来,但她是临时借住几日,怎比得上郭金桂长住超过三年了?
庵里的人也不愿意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得得罪了大主顾。郭金芙拿钱出来,她们提供食材,但是坐?抱歉,累了一年了,就指望今天休息休息。厨房有柴火,自己做吧!
被郭家赶出来,郭金芙已经失宠了,谁愿意跟着出来?就心腹张嬷嬷,和照顾湛哥儿的两个丫鬟跟过来。可惜她们都不擅长烧火做饭。
几个人忙活了半天,一口热水都没喝上。最后有人想到,可以到附近的农居找农妇贫女过来,不求什么精致好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