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帜芟氲剑�褪钦庋�桓觥翱袢恕保�坏┘�死鲜Γ�闯闪死侠鲜凳档男⊙���
2005年9月,在凤凰卫视的精心策划下,李敖踏上了“神州文化之旅”,回到阔别56年的祖国大陆。出发之前,媒体曾问过李敖:“此次首访大陆,您最想见的人是谁?”他说:“我最想见的是两位小学老师,一位姓鲁,一位姓黄。”李敖少年时,曾在北京新鲜胡同小学就读,鲁荣坤老师是他小学四年级时的班主任,师生感情甚笃。
9月20日,李敖的首日行程即安排得满满当当:登天安门,参观故宫、人民大会堂,访问母校。各路媒体闻风而动,围追堵截,李敖依然本色不改,每到一处都高调张扬,幽默风趣。
当日下午,天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李敖不顾连日奔波劳顿,冒雨前去看望鲁老师。他拄着拐杖,步履稳健,一路上与随行人员谈笑风生。快到老师家门口时,李敖忽然沉默不语,神情庄重,拘谨得像个小学生。少小离家老大回,如今夙愿得偿,马上就要见到阔别半个多世纪的恩师,他显得有些心潮澎湃。
推门进去,86岁高龄的鲁老师坐在轮椅上。几年前,鲁老师因患帕金森综合症,已不能说话,生活无法自理,只有神智还清醒。李敖慌忙扔掉拐杖,脱下风衣,手捧着鲜花,走到鲁老师跟前,忽然跪下。这一举动,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大感意外,要知道李敖当时也是70高龄,而且腿上有毛病。他紧紧抓住鲁老师的手,贴着她的耳根说:“老师,我回来了!我是李敖,我是李敖,我是来看您的。”
鲁老师静静地坐在轮椅上,口不能言,手不能动,只是睁大了眼睛,直直地看着李敖,胸口渐渐开始起伏。师生二人默默地对视,穿过记忆,56年前的一幕一幕,仿佛就在眼前。良久,鲁老师的眼眶湿润了,浑浊的泪水在眼角汇集涨潮,终于滚落下来。
这时,随行人员提醒李敖:“大师,起来与恩师合个影吧。”李敖这才站起来,走到老师身后,扶着轮椅把手,和鲁老师一家人合影留念。由于行程安排紧凑,李敖即将告别,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交给老师的家人,同时问道:“老师平时吃饭还好吧?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给老师买点吃的……”
临走时,李敖注视着鲁老师,慢慢后退,恋恋不舍地向恩师挥手告别。家人用轮椅推着鲁老师出来送行,忽然,李敖发现鲁老师的右脚从轮椅上滑了出来,急赶几步,又回到老师跟前,轻轻地把她的脚放回轮椅上,这才转身离开。
此前,人们都在纷纷猜测,李敖首访大陆会发表哪些言论,但谁也没料到,这位“狂人”会当众跪在老师面前。有人说他是真情流露,尊师重道;也有人不屑,说他是故意煽情、作秀。事实究竟如何,恐怕只有李敖心里最清楚,但他从未解释回应。
直到前不久,在凤凰卫视《李敖有话说》节目中,李敖终于打开心扉。谈起此事,他说:“大家一定很奇怪,我当时为什么会跪下?其实我不是有意的,坦白说,如果鲁老师站着,我可能不会有这个动作。可当时的情况是,我站着,而鲁老师坐在轮椅上,比我矮了一大截,我就不由自主地跪下了。”他又调侃自己说,“也许我的确是个老古董,骨子里还是传统的,我总觉得,在老师面前,我永远是个学生,就应该保持低姿态。”
恩师难忘!这一跪,也让我们看到了李敖至情至性的另一面,令人肃然起敬。
。 想看书来
每个人都是一根蜡烛
姜钦峰
在郊区的一家小工厂里,我见到了那名女大学生,半年前她刚从大学毕业。来采访之前,我多少了解一些她的情况。
她的家境本来不错,父亲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可是,当她念到大二时,忽然家道中落,因为父亲生意失败,家里欠下了一大笔债,再也无力供她念书。面临休学的窘境,她想到了去申请助学金,那是一位企业家捐资建立的助学基金。几年前,企业家找到当地一家报社,提出愿意每年拿出一百万元,用以资助贫困大学生,并委托报社帮助操作此事。企业家还有一个心愿,如果受助的学生毕业后经济状况好转了,希望他们能归还这笔钱,用于继续资助其他贫困学生,把爱心传递下去。
她顺利申请到了助学金,每月可以领到四百块钱。为此,她和基金会签了一份特殊的“道义契约”,大致内容是:她承诺把这笔钱用于勤俭求学,如果将来有条件的话,就把这笔钱还回去,用以帮助更多的人。在协议书的最后,还有一条特别声明:“本协议不具备法律效力”。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