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页)
》、《人物》杂志等,据称在全球有11亿读者,还有华纳电影公司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据称CNN在全球有10亿观众。“《财富》全球经济论坛”是由时代华纳所属的《财富》杂志主办的。从1955年起该杂志每年评选美国销售额最大的500家工商企业,1990年开始每年评选世界500家最大工业企业,1994年开始每年评选全球500家最具实力和活力的企业,在杂志上公布其排行榜,并自1995年起每年邀请列入当年500强的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以及政界、学界的著名人士和学者,选择某国某城市举办“《财富》全球经济论坛”,通过这种方式就全球企业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流看法,研讨对策。该做法已为世界和美国众多的跨国公司以及商界所认可,在同行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论坛自创办以来到1998年已举办过四届,第一届在新加坡,主题是“同一个商业世界”;第二届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主题是“全球竞争新秩序”;第三届在泰国曼谷,主题是“维持全球持续增长”;第四届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主题是“在新的全球经济中创造财富”。
1998年年初,时代华纳集团首席执行官杰拉尔德?李文先生率团访华,他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文明开放,想在上海搞第五届“1999年《财富》全球经济论坛”,邀请全球商界的老总们探讨未来中国的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并在中国一些地方搞一次时代华纳自身的“新闻旅行”。他受到###主席的接见,###主席对他的想法表示支持。回去后他表示,199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也是“《财富》全球经济论坛”在本世纪的最后一次,所以要选择在中国的上海举行。他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西方比较普遍地看好中国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的稳定,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看好中国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位置,想进一步“开发中国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巨大潜力”(《财富》语)。全球最大企业的总裁们也愿意借此机会与中国政府的官员、企业界和学者一起,共同探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寻求和扩展与中国进一步合作的机会。所以这次论坛的一大特点是打破了论坛过去讨论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的传统,首次确定以研讨东道国的未来经济发展为主旨。经双方协商同意,确定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未来50年”,副题为“东西方相会”,并把举办论坛的地点选在了中国最富有经济活力的城市上海。我方确定这项活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协办,负责总的组织协调工作。
“99《财富》全球论坛·上海”纪实(2)
这样的合作当然不会是只对一方有利,而是一种双赢的结合。我们同意协办“《财富》上海论坛”,自有我们的打算。这次论坛是以《财富》为主办方,中方协办,这样时代华纳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媒体和影响力、关系网把客人请进来,办了我们难以办到的事;同时他们对西方人士又比较了解,确定论坛的议题、发言人和开会的方式,更适合他们的口味;他们既在中国举办活动,就不会像平时那样只作消极报道,即使受到西方舆论的压力,他们也会利用自己的影响斡旋,别人还是会买账的,对消极影响会有一定的牵制。我们可以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扩大我们在全球的影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与美、日、欧等的经济联系,促进中国企业与国际大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利于中国信息传播进入西方主流社会,让美国和世界增加对中国的了解。总之,这是利用美国的主流媒体进一步向世界介绍中国,有利于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机会。举办论坛是双赢的局面。
为了办好这一论坛,1998年11月12日,就协办论坛和“新闻旅行”的有关问题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和我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作了汇报,提出请###出席论坛的开幕式,并发表演讲;请###总理在北京会见与会的代表,并请境外论坛代表出席国庆50周年的庆祝活动;组成一个领导小组,请钱其琛副总理牵头。如实说,我当时并没有想到这一活动竟然如此的兴师动众,惊动了中央的最高领导集体。常委们一致同意请示报告的内容。在听取汇报的过程中,###总书记一直处在兴奋状态,不时地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他把这一活动与建国50周年、“五四”运动80周年和平息“###”风波10周年的活动联系起来,与宣传中国联系起来,从政治的高度提出问题。他强调,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