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王高湛搬出皇宫内院,归于王府私邸。
大臣之中,除了杨愔以外,领军大将军可朱浑天和、侍中燕子献、侍中宋钦道等人,都对我和我的九弟长广王广加猜忌。特别是手中有兵的可朱浑天和,是我干妹妹东平公主的女婿。他常常对人公开讲:“如果不诛二王,少帝无自安之理。”而我的另外一个妹夫燕子献(尚淮阳公主),也一直想把我的母亲娄太后迁于北宫,把朝政归于我二哥的皇后李氏掌握。
如果不是总管禁卫军的宗室、平秦王高归彦关键时刻倾向我和九弟,我兄弟两个,凶多吉少。
少帝高殷即将回驾邺城,当时大臣,不少人都认为我身为常山王、皇帝亲叔,应该留在晋阳居守。杨愔不放心,怕我在晋阳生变,就改让我的九弟长广王高湛留守。岂料,最后关头,他们再次改变主意,敕令我和九弟一起,起驾回邺城。
外朝闻之,莫不骇愕。萧墙之内,祸不远矣。
由于杨愔从平秦王高归彦手下抽出五千精兵,分划给别人指挥,导致高归彦心中陡生怨恨,最终倒向我们一边。大内禁军,原本都归平秦王高归彦掌管。杨愔偏心,暗中剥夺平秦王高归彦的禁军权力,改由与他一党的领军大将军可朱浑天和统管禁卫军。
怨毒在胸,平秦王高归彦倒向我与九弟长广王这一边。
当然,事关大局,我和九弟以及朝内归心的鲜卑、敕勒将领并不敢贸然行事。我们不动手,杨愔等人却一直没有闲下来,他们在少帝宫中密议,准备把我和九弟长广王高湛外放为大州刺史,然后逐渐削除我们兄弟的兵权。
二十二 罪孽与沉沦(2)
可巧,新帝的母亲、“皇太后”李氏与宫人李昌仪关系亲密。二人闲谈的时候,她把杨愔的奏启拿给李昌仪看。李昌仪乃我母后娄太后宫中女官,她回去后,立刻把这件重大的事情汇报。这个李昌仪,原来是我们北齐功臣高慎的老婆。当时我大哥高澄要奸污她,高慎知道后,惭怒而叛,遂据武牢关投降西魏。李氏当时未及逃出,其儿子皆被处斩,她本人被没入宫中为宫婢。我母亲娄太后念旧情,加以照顾,把她引为自己的宫中女官。这个女人还算有心,关键时刻把李太后和杨愔之间的密议全部禀告给我母后。其实,不仅仅李昌仪来报信,杨愔的妻子,我的二姐太原公主,一直深恨杨愔十年前与我二哥等人合谋杀掉她的丈夫孝静帝和他们的三个儿子,暗中常常把杨府动静禀报给母亲。
人算不如天算,这样一来,杨愔等人想干什么,我们总会预先得知。
听到这个消息,我和九弟终下决心,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先发制人。
于是,我和九弟长广王高湛假装接受官职,发请柬给群臣,佯装会宴,准备在酒席上动手一搏。
我们成功的关键还在于,九弟高湛虽然被外放,他名下京畿大都督的官职还没有正式解除。宫内的禁卫军不在我们手中掌握,城内的京畿军就成为我们唯一取胜的筹码。
由于朝中鲜卑、敕勒等族的军事勋臣支持我们兄弟,让我们更加安心行事。勋臣军将参与,事情等于就成功了一半。我们大北齐家,非是南朝文臣掌国。如果手中没有兵将听从指挥,干大事就不可能成功。
尚书省宴会前,燕子献似乎预感到风声不妙,他劝说杨愔等人不要参加宴席。
杨愔自恃宗亲大臣,扬扬慨然道:“我等至诚体国,毫无私心。常山王高演拜职宴客,哪里有不去之理!”
如此粗疏大意之人,死也应该。
事发前,我的九弟长广王高湛,已经在当天早上派精壮家臣数十人埋伏在尚书省后房。天罗地网,只待杨愔等人上套。
不仅如此,我九弟高湛提前还与将参加宴会的勋贵贺拔仁、斛律金等数人相约:“待我行酒至杨愔等人的时候,我会劝他们饮双杯酒。按照宫廷礼仪,他们一定起身辞谢。我会先高声说‘执酒’,然后,再说‘执酒’,待我大声说第三声‘何不执酒’的时候,你们就以此为号,上前把这些人统统抓住!”
一切顺利。
事起仓促,正在举杯的杨愔、可朱浑天和、宋钦道三个人,各被十多个突然冲出的壮汉按住。拳杖乱殴之下,几个人顿时头面血流。其中,只有燕子献力大,头又少发,狼狈挣脱,仓皇跑出了尚书省。他未及跑出门,就被大将军斛律光飞身追上,拳打脚踢,擒之入内。
燕子献怒对对杨愔叹言:“大丈夫行事迟缓,不听我言,遂至于此!”
杨愔一只眼睛已经被打瞎,犹自不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